撰写教案使教师在教学前做好充分准备,降低课堂中的盲目性,具有跨学科项目的教案能够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问题,增强综合思维能力,以下是360好工作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神奇的画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神奇的画教案篇1
目 标
指导幼儿欣赏故事,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
2.使幼儿懂得:光有帮助人的好心不行,还要有帮助人的本领。
准备
1.表现故事内容的图片或投影片。
2.请大班的幼儿表演故事。
过 程
1.欣赏故事 请幼儿听老师讲故事《神奇的颜料》。
2.看表演 请幼儿看大班小朋友表演故事。
3.讨论
出示图片或投影片,请幼儿讨论:
(l)安德列给谁画了什么?结果怎样?
(2)要想帮助别人,怎样才能帮得上?
附作品 神奇的颜料
新年到了,新年老人送给安德列一盘颜料,说:“用这盒颜料画出来的东西,都能变成真的。” 安德列给奶奶画了一块花头巾。奶奶戴上,啊呀,又小又难看。 安德列给妈妈画了一条裙子。哎呀,妈妈穿不上。 安德列画了把椅子,爸爸刚坐上,就摔倒了。 安德列画了只小猫咪,邻家的小妹妹说:“这不是我家的.。” 安德列走进公园,看到一个盲孩子,正摸着走路。安德列画了一双眼睛送给盲孩子。 盲孩子说:“谢谢您,就是眼睛有大有小难看极了。” 安德列给城市画了一座楼房,只听“哗啦”一声,楼房倒塌了。 安德列多么想为大家做好事,但都没做成,他很苦恼。 又一个新年到了,安德列把神奇的颜料还给新老人,诉说了自己的苦恼。新年老人说:“要记住,光有帮助人的好心不好,还要学会帮助人的本领。”
幼儿园神奇的画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七巧板,学习将七巧板中的七个图形按形状分类。
2、探索七巧板中五个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3、对拼图活动感兴趣,能完成简单的拼图。
活动准备
1、一张未剪开的七巧板(正方形纸板)。
2、幼儿人手一份七巧板
3、房子、骆驼、山、花等到七巧板题目图。
4、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认识七巧板,将其按形状分类。
(1)师:今天大六班来了一位客人。你们想知道它是什么谁吗?(出示正方形)幼:是正方形。
师:原来是正方形,正方形上面藏着秘密,我们看看这个正方形上面还有什么?(虚线)这几条线把这个大正方形分成了几个小的图形。都是什么形状的?
(2)老师现在把这个正方形沿虚线剪下来,剪成七小块。(教师剪图形)小朋友看看都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正方形和平形四边形)
(3)老师给每位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份图形宝宝。请宝贝们从托盘上把他们请出来吧。(幼儿拿出图形)你们看看有哪些图形?
(4)这些图形宝宝都有自己的家,我们怎样把这些图形宝宝送回家呢?引导幼儿将七块图形按形状分类。师:这些图形宝宝想回自己的家,我们一起把它们送回家吧!(记住哦,三角形与三角形住一起……)
二、探索七巧板中五个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1)形状宝宝都回到家了。教师:我们来看看,七块图形中共有几个三角形呢?(5个)它们的大小一样吗?(不一样)大三角形有几个?(2个)小三角形有几个?(2个)中三角形有几个?(1个)
(2)请宝贝们拿出这两个小三角形,拼一拼,看看它们拼在一起变成了什么?(请几个幼儿来说)
幼:正方形、三角形……
师:小朋友们把中三角形与两个小三角形拼成的三角形比比看,你发现了什么?(一样大)
师:再拿出一个中三角形和这两个小三角形拼在一起,看看变成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提出问题后请幼儿操作引导幼儿探索找出答案。教师再小结小、中、大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两个小三角形拼起来与一个中三角形一样大,两个小三角形和一个中三角形拼起来与一个大三角形一样大)
三、教师示范拼组图形。
(1)教师引导幼儿把七块图形图形重新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刚才我们把把这个大正方形分成了七块图形,你们能不能把这七块图形拼回原来的正方形。请幼儿操作。
(2)教师:这七块图形很神奇,除了可以拼回原来的正方形,还可以拼出很多造型。这七块图形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七巧板”,七巧板到底还能拼出什么造型呢?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3)教师出示大树的答案图(或直接用教师用的大七巧板拼出一棵大树)。提问:你们看这是什么?这棵树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
四、教师出示几组题目图,请幼儿尝试拼组。
(1)教师分别出示房子、骆驼、山、花等题目图。老师还用各种图形拼成了什么?请幼儿说出。
(2)你想用手中的七巧板拼成什么呢?请幼儿告诉全班幼儿。请幼儿用自己的七巧板尝试拼组。
五、找开幼儿用书第16页,完成练习。时间多时可做活动延伸,稍微提一下就行。
幼儿园神奇的画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巩固对三角形、正方形和四边形的认识。
2.能根据图纸拼出不同的图形。
3.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对七巧板感兴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套七巧板。
2.各种不同的图纸若干。
3.ppt课件。
4.音乐《喜洋洋》
活动过程:
一、认识七巧板。
1.师:小朋友今天有好多的图形宝宝来我们班作客,小朋友欢迎吗?我们来看看它们都是谁呢?
老师出示七巧板,引导幼儿观察七巧板中有哪些图形,是什么颜色的?巩固幼儿对三角形、正方形的认识,初步认识“四边形”,了解“四边形”的特征。
2.师:我们来看看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有一个新朋友,你们认识吗?我们来数一数它有几条边?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四边形”。
3.初步认识七巧板
师:这些图形宝宝住的家叫做“七巧板”。
二、图形宝宝搬新家。
1.师:图形宝宝在“七巧板”家里住了很久了,它们想要换新家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搬的新家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图纸:飞机、小鱼、房子、小鸟。
3.师:他们有这么多新家呀,我们一起来帮助图形宝宝搬新家吧!
教师示范操作(房子家),幼儿一起帮助图形宝宝搬新家。
4.师:你们觉得图形宝宝们搬的这个新家像什么呀?(房子)
三、幼儿操作活动。
1.师:小朋友真聪明,帮图形宝宝都送回了家,接下来要请你们帮助图形宝宝搬到其他的新家里去。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师:每位小朋友选择一个喜欢的“家”,帮助图形宝宝们从“七巧板家”里搬到新的家里去,不能搬错哟!开始吧!
3.幼儿操作。
四、作品展示
展示幼儿作品,请个别幼儿说说你帮图形宝宝搬的新家像什么?
五、游戏“喜搬家”
师:图形宝宝们搬了新家都非常开心,邀请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在音乐游戏中结束本次活动。
幼儿园神奇的画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莫比乌斯圈的特征,探索莫比乌斯圈的神奇变化。
2、能制作莫比乌斯圈,并能大胆进行猜想和尝试记录。
3、体验莫比乌斯圈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活动准备:
纸条、纸圈、剪刀、固体胶、课件、记录表、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激趣
以手指游戏引入纸圈。(教师用食指和大拇指变化出一个圈、两个圈、许多圈导入课题--纸圈。
1、出示纸条,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师纸条也想变成圈,你们能不能帮助纸条变出圈?鼓励用多种方法,可以跟别人的不一样等。)
2、幼儿尝试做纸圈。(幼儿做出的纸圈都一样)
3、教师以魔术的形式展示莫比乌斯圈的神奇变化,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设疑
1、幼儿第一次尝试剪圈,让幼儿体会挫折,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及探索精神。
2、画线对比
教师提出要求:在两个圈上分别画线,从接头处开始画,到起点处结束,可以在里面画也可以在外面画。可以两人合作,一个人转圈,一个人画线。
师:你的线画好了吗?你发现了什么秘密?普通圈的线只画了一个面就连了起来,但是莫比乌斯圈的线特别长,画过了红颜色的一侧又到了蓝颜色的一侧,最终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
结合ppt总结出莫比乌斯圈的第一个特征:普通圈有2条边2个面,莫比乌斯圈只有1条边1个面。
3、实验总结出莫比乌斯圈的第二个特点:沿线剪开普通圈,变成一样大的两个圈,莫比乌斯圈变成有两个接口的大圈。
4、尝试自己制作莫比乌斯圈。教师小结:把纸条的一端扭一下和另一端粘合在一起,就做成了一个这样的圈。咱们做的这个圈啊,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叫做莫比乌斯圈。是德国科学家莫比乌斯在1858年发现的。人们为了纪念他就给这个圈取名为莫比乌斯圈。
三、探索
沿着莫比乌斯圈的二等分线剪开和三等分线剪开会有神奇的结果。出示记录单:
1、出示课件,教师讲解记录单。
2、猜测普通的圈沿剪线剪开会怎么样。(记录)
老师示范剪法。
幼儿尝试剪普通的圈。
3、幼儿猜测莫比乌斯圈沿着这条线剪开会怎么样。教师和幼儿一起记录。
(1)幼儿自己剪剪看看。
(2)请幼儿讲述操作结果。看一下,现在的莫比乌斯圈有几个接口?
(3)它的结果跟你猜的一样吗?
(4)教师小结:一个麦比乌斯圈沿着中间的线剪开就会变成一个更大的而且有了两个接口的麦比乌斯圈。
4、教师出示画有两条线的麦比乌斯圈。
(1)幼儿猜测,教师和幼儿一起记录。
(2)幼儿剪剪看看。教师指导。
(3)幼儿讲述结果。
(4)小结:今天我们的.小朋友也做了一回小科学家。发现了莫比乌斯圈的很多秘密,知道画有一条线的莫比乌斯圈剪开后会变成一个更大的莫比乌斯圈。画有两条线的莫比乌斯圈剪开后变成了一个大一个小两个套在一起的莫比乌斯圈。
四、拓展
1、观看课件了解莫比乌斯圈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神奇的莫比乌斯圈,莫比乌斯圈不光好玩还很有用呢,你知道它有什么用吗?(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其实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藏着许多莫比乌斯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课件)
立交桥:避免行人车辆的拥挤。
过山车:更加刺激好玩。
传送带:减少反复的摩擦工作,增加传送距离和面积……
2、观看课件了解莫比乌斯圈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原来莫比乌斯圈不仅给生活带来了方便,艺术家和建筑设计师还利用它来美化我们的生活(继续展示ppt)。
5、延伸
瞧,老师这里还为小朋友准备了画有三条线和四条线的麦比乌斯圈呢。你知道沿着他们剪开会变成什么样吗?
幼儿园神奇的画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理解0在不同地方的不同名称和用途。
2、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幼儿能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绘画纸、水笔、展板。
活动过程:
(一)、出示0,引起幼儿兴趣。
“这是谁呀?”
“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有的小朋友叫它xx,有的小朋友叫它xx,我们先叫它可爱娃娃吧!”
“今天这个可爱娃娃要出去旅行了!”
(二)、理解0在不同地方的不同名称和用途。
1、出示课件,0娃娃来到数字城堡。
“可爱娃娃来到了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的?”
“可爱娃娃来到了数字城堡,可要改名字了,给他改个什么名字呢?(它是什么娃娃了?)”
看看有谁来欢迎它了,出示123456789。
“这么多的数字宝宝来欢迎它,0娃娃可开心了!”
“今天它要和数字宝宝玩抱一抱的游戏,1和0抱抱会变成几,那2和0抱呢?还有谁和0抱,它们会变成几呢?”
“小朋友真棒,我们也来跟朋友抱一抱吧!”
2、出示课件,0娃娃继续旅行,来到拼音王国。
“你们猜一猜,这次它到了哪里?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0娃娃在这里可以叫什么名字?”
“0表示什么呀?”
“他戴上了帽子叫法就不同了哦?”
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戴不同帽子的o
“0娃娃可要考考我们小朋友喽,戴上平帽子的o叫什么?戴上扬帽子的呢?那戴弯帽子的又叫什么?最后一个戴下斜帽子的呢?”
“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就认出了他们!”
3、出示课件,0娃娃走到了音乐城
“你们猜一猜,这次它到了哪里?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可爱娃娃到了哪里啊?”
“可爱娃娃来到了音乐城,可要改名字了,给他改个什么名字呢,(它是什么娃娃了?)”
“休止符娃娃在音乐中有什么作用啊?”
幼儿玩节奏游戏
“休止符娃娃要和我们做个游戏,我们一起看一看!”
(1)出示节奏练习
“你们会拍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2)老师稍作变化
“它们要变了哦!看仔细了!你们还会用拍手来表示吗?”
4、出示课件,0娃娃走到了图形城。
“可爱娃娃又要出发了,这次来到了什么地方?”
“可爱娃娃来到了图形城,应该叫什么名字了?(这次它是什么娃娃了?)”
幼儿玩图形游戏。
“圆形娃娃要和我们做游戏,看,这是什么?我们来看看这些圆形会变成什么?”
老师或幼儿操作课件。
引导幼儿想象创造。
“圆形娃娃和其他图形组合在一起还可以变成哪些图画呢,我们一起来变一变看。”
幼儿操作。
幼儿作品展示。
“先画好的小朋友可以和同伴讲一讲,也可以讲给老师听听:你把圆形变成了什么?”
(三)、结束活动。
总结:0在不同的地方,会起到不同的作用,在数字中她是0,在拼音中它是o,在音乐中它是休止符,在图形中它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椭圆形。那在其它方面它还会是什么娃娃呢?请我们宝宝回去找一找,明天来和我们一起分享吧。
幼儿园神奇的画教案5篇相关文章:
★ 神奇的光作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