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质5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灵活调整能力使教师能够在教学中灵活应变,适应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教案的设计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中灵活应对技术故障等突发状况,以下是360好工作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部编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质5篇,供大家参考。

部编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质5篇

部编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

教学《高大的皂荚树》,我紧紧围绕课题的“高大”来设计教学过程,“高大”乃全文的主线,顺此下去,穿珠引玉,带动全文。具体做法如下:

一、紧扣题眼,整体感知

1.结合课文内容提问:皂荚树长在什么地方?它是什么样的?作者按什么顺序进行观察的?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皂荚树为同学们了哪些方便?

2.“高大”体现在皂荚树的哪些方面?教师抓住课文进行点拨、板书,帮助学生理解。

二、理清思路,抓住特点

1.细读课文,提问:

(1)课文是怎样写皂荚树的干、枝、叶的'?突出了皂荚树的什么特点?(高大)

(2)皂荚树为什么能给人们方便?这由它的什么决定的?(特点)

2.点明顺序,细细品味。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的?作者着重写了皂荚树哪些部分?(叶子和果实)

3.借板书理清思路。

三、析文明理,归纳

1.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围绕“高大”重点写了皂荚树的什么?(一年四季给同学们方便)

2.质疑问难。

“高大”这里如何理解,是否仅指皂荚树的外表形象?(干、枝、叶)教师点拨、引导:“高大”不仅是说皂荚树的外表形象,更重要的是它的内在——无私奉献的高尚风格令人敬仰、赞美。

3.析句点题,揭示中心。

为什么“我的心里,好像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这颗“种子”指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教师让学生讨论后归纳。

4.引申激励。

问:我们周围有没有像皂荚树一样的事物?举例品评、体会。

5.学习章法,模仿运用。

按《高大的皂荚树》的写法,赞美一样事物,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这种事物的特点,并说清为什么要赞美它。练习说话。

部编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暑假、石级、铁链、发颤、犹豫、奋力、终于、居然、勇气、决心等。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运用多读多想的方法边读边想,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4、使学生入情入境深入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了困难,使学生懂得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指导学生读好“我”与老爷爷的两次对话以及爸爸最后说的话,充分体会“我”与老爷爷是怎样相互鼓励,勇攀高峰的。

教学过程:

一、看黄山的'风景录象,交流对黄山的印象。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爬过什么山?去过黄山的请举手。黄山有“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之说,可见黄山极难攀登,然而,文中一老一少竟登上了天都峰。(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他们怎么能爬上天都峰?从文中给我们些什么启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三、新授

(一)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二)指名分部分朗读课文,纠正字音。回答:课文讲了件什么事?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学生想: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画出描写天都峰“高”、“陡”的句子。

(2)电脑出示天都峰图片,指名说天都峰什么样?

(3)对照文中彩图自读第一自然段,告诉老师你知道了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天都峰的高和陡的?从“啊”“云彩上面”“笔陡”“从天上挂下来”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么高陡的山我有信心爬吗?你是从哪体会到的?

(4)指名说第一、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从语气和图中体会天都峰的高和陡。

2、讲读课文三五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我遇上了谁?从哪些词句看出老爷爷年纪大?

(2)我不再犹豫,为什么?

(3)指名分角色读我和老爷爷的对话。

(4)这部分告诉我们什么?

3、讲读课文六、七自然段。

(1)自读,用横线画出爬山动作的词语,从这些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2)出示句子:“我(奋力)向峰顶爬去”“爬呀爬,我和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请学生说说用上括号的词语好在哪里?

(3)再读课文,告诉老师这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4、讲读课文八十自然段。

(1)指名读我和老爷爷的对话,想: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要互相道谢?

(2)齐读最后一段,想:“这一老一少真有意思”从哪儿能看出来?理解“汲取”“爸爸的话”告诉我们什么?

四、巩固练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了这一课,你受到什么启发?

五、自我评价

分别从语文知识做人及学习的习惯等方面展开自我评价。考虑成熟后在班内交流这节课的收获。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你有过和小作者类似的经历吗?讲给同桌听听。

部编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能随文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3、体会本文与《猫》相比,不同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检查预习

1、回顾课文《猫》,导入新课。

2、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

3、检查预习,正音:

如怨如诉、反抗、欺侮、成绩、凄惨、慈爱、辛苦、可恶、一撮儿毛

(回忆旧知,为感知写作手法的差异埋下伏笔。)

二、理清脉络,尝试分段

1、找一找:

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并以此为依据把课文分成两段。

2、评议。

(从作者的情感主线入手,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结构,感知写作线索。)

三、研读文本第一部分,培养概括能力

1、1~3段中哪些地方最能体现母鸡令人讨厌?找到重点词、句划下来,想想原因。能干的孩子每段试用1~2个词概括原因。

第一段:

抓“没完没了”、“没有什么理由”等词,帮助学生提升概括:

无病呻吟。

(学生能总结出“吵闹”、“烦躁”即可。)

第二段:

抓 “忠厚”、“趁其不备”等词,概括:

欺软怕硬、暗箭伤人

第三段:抓“发狂”、“恨不能让全世界知道”等词,概括:

自大、爱炫耀。

(在研读中培养语感与概括能力;教师即时反馈提升学生的语言,加深理解。分层要求,兼顾差异。)

随机理解句子:

“母鸡下蛋的时候可爱叫了,就是聋(lóng)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体会画线部分夸张的写法,照样子说一说:

这道题太简单了,___________________

去少年宫的路我太熟了,___________________

(了解写作方法,感受夸张手法的生动幽默。仿照句子说话,进行迁移创造。)

四、自主探究,围绕研读课文

1、什么原因使作者改变了看法?在文中找到能概括说明这一原因的句子,画下来。

出示:

它负责、慈(cí)爱、勇敢、辛(xīn)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这三句话环环紧扣、层层递进、意义深刻,是整篇文章的中心。聚焦中心句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对关键词句的敏锐度,也为学生解读作者态度转变的原因提供了依托。)

2、围绕“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研究4~10段,圈划词句,说说感受,还可以写写旁注。

3、自学、交流、补充、评议:

预设要点:

(许多词句中都蕴含好几层含义,学生只要能说得有理有据即可。)

母鸡所做的一切(保护、喂养、照顾、子女)都是作为母亲尽责的表现。

慈爱:

“一点儿”东西就“紧”;鸡雏的肚子“像汤圆似的”,自己却“消瘦”许多;给鸡雏取暖;任凭鸡雏在它身上调皮,“一声”也不哼。

勇敢:

“不论……总是”;“假若……一定……连……”

辛苦:

“立刻警戒”:换词解释“警戒”,消瘦、夜间睡不好……

(引导学生紧密围绕研究课文,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感受。教师协助,在关键处予以提示点拨,为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中心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4、感情朗读4~8段:

体会母爱改变了母鸡,深入理解中心句。

5、“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研究“不敢”,读出敬意。

(自主研究、讨论后,再次聚焦中心句,带着更深的理解二次朗读,提升情感体验。)

五、体会写作方法,尝试迁移运用

1、引导理解作者对猫和母鸡情感的不同,造成写法的差异。对比优缺点能更突出转变的不易。

(抓住情感线,大致感受写作手法的差异。)

2、老舍现在对母鸡敬佩有加,再听到母鸡的叫声,还会觉得它烦吗?感兴趣的试完成三星题:

改写课文第一段,写出“喜欢”的情感。

(机动,视课堂时间,可安排回家完成。)

?板书设计】

无病呻吟 勇敢

欺软怕硬 母爱 负责

拼命炫耀 慈爱

辛苦

……

部编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的

认识8个生字,理解“自惭形秽、神采飞扬、热泪盈眶、妄自菲薄、自言自语”等词义。

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联系生活经验,认识到不能妄自菲薄,要自尊自信的道理。

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经验,认识到不能妄自菲薄,要自尊自信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谁去过长城?谁知道长城砖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小结: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修建的为了抵御外来侵略者用的。长城上的砖一般重量为15千克,长36.5-38.5厘米,宽18-18.5厘米。厚9—9.5厘米。今天我们来看一看这篇童话中的长城砖有哪些经历,遇到了什么问题,看看我们能不能帮助它。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1、字词:绵延、防御、羡慕 、自惭形秽 、软缎 、陈列、镀金、里程碑、热泪盈眶、刚毅、灵魂、妄自菲薄

2、解词:

自惭形秽:原指为自己的容貌举止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绵延万里:延续不断,很长很长。

妄自菲薄:过分地轻看自己。

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三、阅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批注。

2、思考:

(1)在武器高度发展的今天,长城砖产生了哪些想法?

(2)后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听到人们对自己的高度评价,长城砖的思想有了什么样的转变?

3、展开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4、全班讨论。

5、分角色朗读。注意长城砖的心里变化过程,先是自惭形秽后惊讶而深思,到自信的语气。

6、提问: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武器高度发展的'今天,长城砖失去自信。有一天他被运往美国一座大城市展览,在人们的赞扬声中,他重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懂得了要自尊自信的道理。

7、教师总结

你是如何理解文章中的最后一句话的?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四、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信心,自尊心,有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挫折或被人冷落了,但不要妄自菲薄,正确对待。成功了也不骄傲,这样才使我们有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良好的心态。

板书设计

20 长城砖

自惭形秽 —— 赞扬 —— 自尊自信

部编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5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安排了五项内容。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

教学要求 :

1. 通过阅读短文,让学生知道让学生懂得:处处留心随处都能学习语文。

2.继续学习把句子写通顺、意思表达清楚。

3.练习写好钢笔字。

4.熟记成语,积累词汇。

5.口语训练,说漫画 。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词句训练、口语交际。

难点:口语交际

课前准备:

卡片、挂图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短文,让学生知道让学生懂得:处处留心随处都能学习语文。

2. 继续学习把句子写通顺、意思表达清楚。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练习4

二、教学第一题:

1.谁来把第一题的题目要求读一读?(指名读)

处处留心就能发现汉字的学问真不少

2.练习:

读短文思考:

(1)我和杨雨恬在预习过程课文时,对哪个汉字产生了疑惑?

(2)他们有什么新的发现?

(3)阅读短文思考:醒为什么不用目而用酉?

醒为什么不用目而用酉,师引导:酉是象形字,形如古代酒坛之类的.器具,用以指代酒 。

用酉作偏旁的汉字,大多与酒有关,醒原指醉酒后醒过来,睡醒的醒正是借用醒酒的醒,是其引申意义。

(4)说说在生活中处处留心你都学会了哪些生字?

(5)遇到类似的疑问,大家研究一下,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学习

(通过查找工具书,也可小组互动)

教学目标:

1. 练习写好钢笔字。

2. 熟记成语,积累词汇。

教学过程:

教学第二题:

1.读读背背

2.下面请大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由认读,

全对的请举手。错了的同学可要再接再厉啊。

3. 指名读、齐读、小组比赛读,自由练读这8个成语,读准每个音。

4.来把你会读的词语带着大家一起读一读?(指名读)

5.开火车读。齐读。

6.同桌商量这8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7.交流。

8.看谁背得最快。

指名背。齐背。同桌互背。

教学第三题:

1.写好钢笔字

2.教师范写提醒:口在不同的位置,大小形状也不同

3.笔笔谁的钢笔字写得最棒

教学目标:

1.看懂漫画,通过编故事和形式和同学交流,并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漫画的特点。

部编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质5篇相关文章:

四年级小学数学教案优质6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4教案8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通用7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推荐7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6篇

部编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8篇

四年级上册劳动教案8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4教案参考8篇

观潮四年级上册教案8篇

部编版二年级小学语文教案6篇

部编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质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73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