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时,语言要简洁流畅,更要打动读者的心灵,结构清晰的作文能够让读者在每个段落中获得新知,360好工作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春节风俗写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春节风俗写作文篇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我国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来临。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一种传说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年"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常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此刻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所以,每到这一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村里一片匆忙的恐慌的景象,没有人理会他,仅有村东头的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您家呆一夜,我必须把"年"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一样: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爆炸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先"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爆炸响。这时婆婆家的门开了,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明白了驱赶"年"的办法。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贴对联.燃放炮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广泛流传,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风俗写作文篇2
春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过了这么多个春节,我越来越惊叹春节的奥妙,越来越对它有所感悟。
春节如慈母的一声呼唤,唤游子踏上归家的旅途。春节人们最讲究的便是团圆。平时难得归家的游子,宁愿忍受种.种不便,归心似箭,必须要在春节时投入家的怀抱,感受亲情的温馨。若回不了家,必须会报声平安,表达祝福。在春节,走亲访友,一家人在一齐看春晚、吃饺子、逛庙会、赏花灯,享受着亲情的欢乐,我便是这其中的一员,每时每刻都被醇厚的亲情包围着,感到无比幸福。春节教会了我亲情的温暖。
春节似聚宝盆,使我变得钱包鼓鼓。哈哈,你们必须猜到了,对于小孩来说,拿压岁钱可是春节的"重头戏"。压岁钱也不是那么好拿的,须向长辈们行礼才能拿到。中国是礼仪之邦,拿压岁钱固然重要,可在他的背后表现出的是对长辈的尊敬。所以,在拿压岁钱时,千万不要仅仅为了钱,要抓住机会向父母表达感情,继承我国的传统。春节教给了我礼仪的重要。
春节就像威力无比的魔法师,用神奇的魔法,将我国的民俗文化都聚集到一个地方——庙会。庙会年年都分外红火,人山人海,车水马龙,今年我也去凑了个热闹。庙会上吃的玩的样样俱全,令我眼花缭乱,可是最引我注意的还是一些传统的工艺品,像平安符、布老虎、吹糖人、捏面人、剪窗花……不一会儿,我就一手拿着个小糖人,一手抱着个布老虎,兴高采烈的了。那些传统的工艺品,代表着我国的民俗文化,代表着手艺人的智慧结晶,更代表着多少代人的欢乐。春节交给了我民俗文化的可贵。
春节教给了我许多许多,与春节有关的每一点习俗,每一滴画面,每一桩故事,都让我感到了春节的魅力,明白了她为何牵着所有中华儿女的心。那是我们的文化,那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所以,我期望人们不要掺杂太多的功利,要用去感受春节的一点一滴,不要因时代发展而淡泊了她。
春节就要过完了,可她带给我的感悟,留给我的回味还在继续。
春节风俗写作文篇3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因此春节的习俗也多种多样。因为相传年兽怕红色,怕火光和怕响声,所以人们便有贴春联、放鞭炮、敲锣打鼓等习俗。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习俗都不相同。
在浙江的春节中,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家家要祭灶神。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一旦那家被告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
农历腊月二十四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过了十二点就是大了一岁。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
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
这就是浙江的春节习俗。
春节风俗写作文篇4
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十分重要的!所以,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并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
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明白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先,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可是此刻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欢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终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日我的收获太大了,明白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可是我觉得有点迷信,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欢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习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春节风俗写作文篇5
紧张忙碌的一年就这样又过去了。节前总是觉得时间过的很慢,真的过节了又时间飞逝,转眼就又要开始上班。
有的时候真的觉的好累,真不知道人这一生真的要经历多少艰难坎坷,才能一切都好。有的时候我很不开心,原因很多,来自于生活中很多方面,所以特别向往那种田园生活,如诗如画。朝闻幽林鸟鸣,夕赏落日晚霞。渴望听草丛中蟋蟀和蝉鸣,喜欢晚归的暮童在牛背上吹奏悠闲悦耳的笛音。还有江畔里芦苇荡丛中野鸭的出没,和不知名的小鸟在柳枝上啾啾欢唱。这让我想起我的故乡。
记得小时候我常去江堤后面的小溪里捉鱼,那样的日子总是在雨后或是逃课的时候。常常会弄得一身泥水,因为怕母亲的责罚,而直到天黑才在母亲焦急的呼唤里回家。在那个温馨的农家小院,母亲总是腰里系着围裙用手拢在嘴边,大声的唤着我的小名,直到见到我了,那一脸忧色瞬间变成一抹慈爱的微笑,牵着我脏兮兮的小手,嘴里轻轻的数落着,眼里却满是疼爱。那时的我可以说是最幸福的。
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村人吃鱼总是很方便,母亲就常常在就要吃饭时这样告诉父亲,“哎,家里没有菜了”。父亲就会一声不响的拎起鱼网,领着我和妹妹来到离家只二三十米的江面。绵延的蒙古尔山矗立在深蓝色的江边,山脚下是茂密的森林。绿树浓荫里,江水清澈逶迤南下。一叶叶的小舟咿咿呀呀的荡漾在湖面,惊起群群水鸟。因为正是在酷暑季节,水温偏高,鱼儿都成群结队的把嘴贴在水面上,欢快的游着,父亲就在这时瞅准时机,抖开圆形的大网准确的罩上去,然后慢而稳的拖上岸,所有的鱼都胡乱蹦跳着,滚了一身的泥土。我与妹妹争先恐后的往桶里拾,一路打闹着跟在父亲的身后回家。这时候母亲会早早的在院子里支起一口小铁锅,锅是用一个环型的三条腿的铁架支起来的,铁架下架上木板儿,锅里放上油,再上园子里摘几颗小葱和香菜,烹好锅添上水把鱼儿收拾干净,下到锅里,再舀一碗特制的农家大酱盖好锅盖,填好灶火。只一会儿,浓浓鱼香便弥漫整个农家小院。摆好桌凳,一家人围桌而坐,小米饭,江鱼酱,小葱香菜。远远的,那香味就漾了开去,那一刻的时光让我永远难忘,那么温馨,那么无虑。
如今,我与故乡远隔千山万水,我由一个不谙世事的稚子,脱变成一个中年人。为人妻,为人母,肩负太多的责任与义务。也哭过,也笑过。当所有的失落与开心都变得不那么重要时,一切都云淡风轻了。生活留给我的是,记住曾经的错,放下离自己太遥远的东西。都市的.生活紧张而忙碌,我仍会忙里偷闲,于紧张的工作之余,捧一杯清茶,临窗而立,眺望远方。在海的东北面,在那遥远的海平面下,在那群山环抱的小山村里,有我健康的耄耋之年的老父,有我累得黑瘦却健康的手足兄妹,还有,已经过世的慈母。
这一年的春节,匆匆过去,离回家的日子却又近了。
春节风俗写作文篇6
放寒假啦,我期待已久的春节来临了!我和爸爸妈妈早就约好春节要去厦门游玩。
我们是自驾游去,听说厦门很美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城市呢?出发的路上我充满了期待和好奇。一路上没有堵车,经过十个小时的奔波我们顺利的到达了目的地——美丽的厦门。
我们先去了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漂亮极了依山傍海,根本不像一所学校,反而像一个度假圣地,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来参观。接着我们去了胡里山炮台,那里是抗击倭寇的地方,有群炮阵,还有雄伟的世界古炮王,让人叹为观止。我们还非常幸运的观看了真实的海上开炮演练的全过程,令我瞠目结舌。
第三天,我们又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非常有名的福建土楼群参观,这里有保存最完整上千年的土楼,它们和城市的高楼大厦完全不同,有圆形的有方形的,全部是用泥土铸造而成,每一栋土楼里都有几百户人家共同居住。最有趣的是我们晚上就住在这非常有特色的土楼宾馆。
在回家的路上我们又去了非常的太姥山,这是我印象中玩最刺激也最喜欢的一个景点。太姥山依山傍海云雾缭绕,素有“海上仙都”的美誉。太姥山以花岗岩为特色,融山,海,川,岛和人文景观为一体,总面积有86平方公里。其中最为惊险刺激的就是一线天了。一线天都是由非常狭窄高大的岩石组成的,最窄的地方只有20几厘米宽,游人必须要侧着身体收腹才能过去的。胖的人不建议去哦,否则会卡在石缝里出不去的。大家都排着队一个一个往前移动。终于轮到我了,我紧张的心砰砰直跳,我屏住呼吸,手紧紧的贴在石壁上,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挪动。石缝里又黑又暗什么都看不见,我只是能凭着双脚去探查前面的道路是否平坦,好几次都差点踩空摔跤了。就这样抹黑战战兢兢的走了十几分钟终于见到了光明。走出一线天之后我们来到到了更为惊险的地方——悬崖吊桥。这个桥一边是石壁一边是深不见底的峡谷,我看一眼就吓得两腿发软了,我几乎是在爸爸的搀扶下才经过了这个危险的吊桥。接下来进入了另个更加有趣的山洞。
葫芦洞里阴暗潮湿,长满了青苔,一不小心就会打滑摔跤。它和一线天的区别就是它是由一个个又矮又圆的山洞组成,像一个大大的葫芦一样。我们要低着头弯着腰半蹲着才能通过。我们就这样穿过了许多个小山洞,好几次都撞到了头,碰的我眼冒金星,等爬出这些山洞的时候我们已经大汗淋漓。虽然很累但是我很喜欢这样刺激去探索感觉。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在外面游玩了好几天了,每一个地方都给我留下来深刻美好的记忆,这个假期非常充实有趣,我希望下次假期还能去更多好玩的地方。
春节风俗写作文篇7
新一年即将到来,再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又收获了什么?你是不是又有了新的目标?问自己几个问题,来迎接美好的又一年吧!
当然,在迎新年的时候,我们还要度过快乐的春节,为整整一年劳累的学习做一个消遣。让我们来_地区的人们都在做什么吧!
江苏
按江苏无锡旧俗,年初一早晨开门,要放3声开门爆仗。早餐吃糕丝、圆子、面条,取团圆、高升、长寿、长春之意。这天,只吃隔年除夕的剩饭,寓意“有余”。吃饭时不能以汤浇饭,怕出门遇雨。还忌向邻居取火、汲水,告诫不能骂人,不发怒,不讲不吉利的话,祈求全年平安吉祥。春节期间,江苏地区的旧习俗中还有许多禁忌,诸如年初一不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祸;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不扫地,怕把财运扫光等等。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学的习俗也逐渐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娱乐休闲活动,却一直延续下来。
河南
一般进入腊月之后,人们便开始陆续地置办年货了。腊月初八熬腊八粥;腊月二十八贴春联;腊月三十晚上饺子包好后就开始放炮,晚上全家人坐一起守岁;然后零点的钟敲响后齐放炮,听着震耳欲聋,此起彼伏的炮声,这时候的年味应该是最足的。
大年初一亲朋好友互相拜年;初二走娘家(女方的父母都在的);初三走娘家(女方的父母有一个过世了或两个都过世了),去的时候要带上些烧纸;初五要放炮,俗称“破五”,也就是这天过后,日子还像平常一样过,过年这几天不能做的,比如针线活等等,以后可以照常做。
西藏
从藏历十二月初人们便开始准备过年,首先是将培育好的青苗供在佛前的双柜上,到了月中,各家各户便开始用酥油和面粉炸果子。接近年关岁尾时,每家必备的五谷斗上便盛满了酥油拌和的糌粑、炒青稞粒、人参果等食品,上插青稞穗,并准备一个彩色酥油塑的羊头,这一切都是为了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人畜两旺、喜获丰收。到了十二月二十九,人们打扫灶房,在正中的墙上用干面粉绘“八吉祥徽”。
时至除夕晚上,就开始正式过年。初一这天一般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新衣,首先祭拜神灵,然后手捧五谷斗和青稞酒互相拜年,说一些吉祥的祝词,接下来开始喝头天做好的热青稞酒,吃酥油煮的人参果。
看了这么多地方过春节的习俗,是不是了解到许多知识呢?看来我们中国文化习俗真是丰富多彩呀!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你有什么新的梦想吗?我的梦想是能为保护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出一份力。我们祖国传统习俗数不胜数,可因大量外国文化的引进,我们的许多传统都受到侵占,我们该怎样做呢?
首先,我们要认识它们,怀有一颗民族心,其次,我们再对更多不了解它们的人进行讲解,当然我们也一定要在合适的时间提倡大家一起进行传统的仪式。不过,我们并不必拒绝外来文化,但一定要记住,中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有责任保护她!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吧!
春节风俗写作文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