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推荐7篇

时间:
tddiction
分享
下载本文

一份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中实现更高效的知识传递,大家在制定教案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以下是360好工作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4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推荐7篇,供大家参考。

2024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推荐7篇

2024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1

课时目标:

1、会认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三衢道中》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说说这首诗写了怎样的景象。

4、感受初夏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

重点:

1、会认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三衢道中》背诵古诗。

难点:

1、想象画面说说这首诗写了怎样的景象

2、感受初夏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

教学过程:

一、背诗导入

1、指名背诵《绝句》《惠崇春江晚景》。

2、全班齐背。

二、自学古诗初步理解古诗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自学。

2、组内交换意见扫除字词障碍。注意读准“减”的读音和掌握“梅、溪、泛、减”的写法。

3、再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还能读出古诗的节奏。

4、自己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深入探究整体感知

1、读题目你知道题目的意思吗?(三衢山的道上)

2、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们以前学到过很多方法回忆一下有哪些好方法?(补省略、换语序、查字典、看注释和插图)

板书:补换查看

3、请大家用这样的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

4、反馈自学情况。

(1)经过自学你读懂了哪个词或哪句诗?(自由汇报)

(2)“泛”“添”分别是什么意思?

(辨析“泛”的字义根据下句的意思来确定

让学生得出“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的方法。)

(3)这首诗是什么意思?(请学生根据刚才提供的方法来说一说)

5、体会诗人的`心情。

(1)“日日晴”写出了什么?

(“日日晴”点明了天气情况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难得有这样“日日睛”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是无比喜悦的。)

(2)体会“小溪泛尽却山行”中的“却”字。

(“却”字写出了诗人游兴未至又上山路自有一份惊喜于心头。)

(3)正当诗人沿着原路返回时却看到树上美丽的黄鹂听到其悦耳的鸣声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后面两句诗。(学生齐读)

①引导学生用关联词填写后两句。

绿阴不减来时路(不但)

添得黄鹂四五声。(而且)

②黄鹂声更增添了诗人惊喜的心情该怎么读这两句?(男女生分工读)

(4)齐读整首诗读出诗人喜悦的心情。

6、你们想不想去欣赏一下这美丽的景色?

(课件出示三衢道的美景师生共同欣赏)让学生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背诵这首诗。

四、回顾课文回答问题总结提升

1、学完了这首诗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学生交流全班汇报。)

2、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

五、听写下面的词语检查学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梅子小溪泛尽不减

板书设计

三衢道中

补换查看

梅子小溪泛尽不减

2024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认字,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2、通过读句子,发现多音字;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3、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优秀段篇。

4、口语交际,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自主识字,主动积累词汇。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欢迎来到语文园地!语文园地的主人在向我们致意呢!我们来看看本期园地里有些什么?

(出示语文园地四)

二、我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自主识字。

请大家翻开书,读一读我的发现这部分的汉字,看一看有什么规律。

学生A:我发现目字旁的字和眼睛有关。

学生B:我发现月字旁的字和身体有关。

学生C:我发现足字旁的字和脚有关。

学生D:我发现提手旁的字和手有关。

1、我们读一读这些字。

2、指名读要求会认的字:

擦、抄、拾、摔、拔、拦、摸(老师出示生字卡片),练习扩词,说句子,还可以让学生做动作来理解意思。

3、教师小结:

形声字分两半。形一半,声一半,形旁相同是同类,形旁不同意思变。从这些汉字,我们可以看出偏旁总是跟字的意思有些关系。你还能说出一些偏旁表义的汉字来吗?

(蚊、蚂、蜻)(赶、起)(认、说、话)

二、我会读

积累词汇,丰富语言。

1、教师出示题板,学生观察这些句子,句子中有什么特别的吗?

(有的字下面加了点)

2、教师范读,听一听,你发现了什么?

(带点的字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3、自由读:

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4、指名读,齐读。

第二课时

1、出示图画,提问:

你去过海边吗?那一定见过浪花吧,自豪地告诉大家,浪花是怎样的?

2、没见过浪花的同学别着急,读一读这篇短文,你就知道了。

3、老师范读。

4、学生试读,把句子读通顺、连贯。

5、请同学接龙读短文。

6、说一说:

现在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浪花怎样?

(可爱、淘气)

7、齐读,指名读:

(指导朗读)

露出可爱的笑容,带着微笑读短文。读了短文,让别人听了好像真的见到了淘气的浪花。

8、配乐朗读短文。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续讲故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插图。

2、出示小兔插图:

有一天,小兔在乡间的小路上散步,两旁的景色可美啦,但正看得入神。再出现小松鼠,小松鼠急急忙忙向他走来了。小松鼠为什么急急忙忙呢?向小兔走来是想干什么呢?老师讲到这儿,讲不下去了,请同学们帮帮忙,仔细看图,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这个故事续讲完,看谁讲得好。

提示:

小松鼠可能为了什么事才急急忙忙找小兔?小兔会怎么说?

怎样帮助小松鼠?

⑴ 自由发挥讲,讲给同桌听。

⑵ 小组内交流。

⑶ 指名上台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他讲的.故事什么地方说得好。

⑷ 评价(学着评价同学的优点,再补充自己的看法)。

过渡:大家讲得真好,讲得更生动,老师都听得入迷了。现在请聪明的你把自己讲的故事画一画,看谁画得好。

二、画一画

1、学生自由画画,老师巡视。

2、先画好的同学放在实物投影仪下让同学们欣赏,评价。

3、小组交流。

4、评出小画家。

三、拓展活动

根据自己画的画,把这个故事完整的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2024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学习生字,辨析形近字,掌握半包围结构汉字的书写规则。

2.了解8个词语的意思,会使用词语造句,培养想象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3.积累关于读书学习的名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

1.理解并背诵“日积月累”的句子,养成积累的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孙悟空打妖怪》,了解名著《西游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学习生字,辨析形近字,掌握半包围结构汉字的书写规则。

2.了解8个词语的意思,会使用词语造句,培养想象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教学难点

1.理解并背诵“日积月累”的句子,养成积累的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孙悟空打妖怪》,了解名著《西游记》。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口+少=吵月+半=胖

山+夕=岁王+见=现

飘-风=票校-木=交

张-长=弓甜-舌=甘

1.结合注音,读一读下面的生字。

吵(chǎo)胖(pàng)

岁(suì)现(xiàn)

票(piào)交(jiāo)

弓(gōng)甘(gān)

2.这两组字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示例:第一组用的是“加一加”的方法,第二组用的是“减一减”的方法。

3.你还知道哪些字也可以用“加一加”或“减一减”的方法来识记?

答案示例:加一加:门+耳=闻,哥+欠=歌。减一减:李-子=木,思-田=心。

二、字词句运用

1.比一比,填一填。

答案示例:午牛已己力刀人入

教师点拨:

1.“午”的竖没有出头,“牛”的竖出头了。

2.“已”的竖弯钩半出头,“己”的竖弯钩没有出头。

3.“力”的撇出头了,“刀”的'撇没有出头。

4.“人”的捺起笔低于撇的起笔,“入”的捺起笔高于撇的起笔。

2.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几个,展开想象说几句话。

花朵笑声阳光草地

告诉歌唱跑步喜欢

答案示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小动物们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开动物王国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会。他们的节目丰富,有唱歌、跳舞、杂耍等等。他们歌唱,他们把欢乐的笑声传遍森林的每个角落,花朵听到他们的歌声开得更鲜艳了。

三、书写提示

1.仔细观察:这些字是什么结构的字?

答案示例:这四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前三个字是左上包右下,最后一个字是右上包左下。

2.思考问题:这些字的笔顺规则是怎样的?

答案示例: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它们的笔顺规则都是先外后内。

3.书写提示:前三个字要把“丿”写长点,包住右下部分。“包”字右上部分的“勹”要写大一点,要能把左下部分包住。

四、日积月累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荀子》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董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董其昌

教师点拨:

这几句都是关于读书和我们要努力读书的句子。我们应该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再进行背诵,并积累下来。

第一句意思是说天资聪明又好学,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种学习精神难能可贵。

第二句意思是说有不知道的就要虚心向他人请教,有不明白的地方就要深入学习。这句话告诉我们不懂就问,要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第三句意思是说读书读得多了,书里的意思自然就会明白。

第四句我们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也就是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知识拓展:

这样的句子还有:

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弗兰西斯·培根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轼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五、和大人一起读

孙悟空打妖怪

1.作者介绍

樊家信,19xx年参加工作,历任中学教师,《新花》杂志编辑,邵阳市文联创联部主任、副主席。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香母地》、《绿帆》,中短篇小说集《马戏明星黑卡卡》,散文评论集《花瑶的裙》,少年读物《战火中的青春》等。

2.生难字

孙悟空(wù)妖怪(yāo guài)

唐僧(sēng)挑着箩(luó)

糊涂(hú tu)金箍棒(gū)

消灭(xiāo miè)妖魔鬼怪(mó guǐ)

3.词语理解

糊涂:不明事理,对事物的认识模糊或混乱。

多亏:表示由于别人的帮助或某种有利因素,避免了不幸或得到了好处。

妖魔鬼怪:各种魔鬼和妖怪。比喻形形色色作恶害人的坏人。

消灭:使消灭;除掉(敌对的或有害的人或事物)。

4.内容

本文是根据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编写的,语言生动、有趣。通过儿童歌形式向我们讲述了在去西天取经途中,唐僧和猪八戒人、妖不分,被老妖婆欺骗后,孙悟空消灭了老妖婆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时刻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对人、事要分清好恶。

2024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4

教学设想

?识字1》是《国标本(苏)语文》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它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春天”这个勾画出了一幅春光旖旎、鸟语花香的春景图。全文共12个词语,分为四组,每一横行又从“气象”、“草木”、“动物”、“花朵”不同的方面揭示了春天的特征。所以教学时我们不能为了识字而识字,要通过朗读、想像去体会、感悟,要让学生由词语想到具体的事物,由词串想到特写的画面,由整篇课文想到春天特有的场景,要让学生在脑海中留下一组关于“春天”词语的记忆板块,为今后的阅读和写作做必要的储备。所以,识字和记忆词串应该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词串识字都有押韵合辙的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由此,“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成为本课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语言,从单个词儿的认读,到每行词串的连读,最后词串成文的诵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词语间的停顿和整个词串的诵读节奏,掌握诵读的技巧,为今后诵读诗歌奠定了基础。

另外,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把生活带进了课堂,使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与生活经验和抽象的词儿融合在一起,一边诵读,一边产生与词语相对应的图像,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词义,又训练了语言。学生们虽然对独立的词儿理解增多了,但像没组装的机器零件,只有把它们组合起来,才能发挥真正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词与词之间的间歇、空白,引导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想像进行补充和扩展。在学生们的相互讨论中,原本貌似独立,实际具有相似关系的词语整合成一个“春天”的模块,在进行反复诵读、积极记忆后,一幅鲜活的“春天”画面就以模块形式建构、存储于学生脑海中,为学生日后激活、选择、匹配、重组相似模块提供了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而本课集中学写带“木”的字串,意在让小学生感悟一点汉字文化,培养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文化的热情,为今后学习汉字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

—、课件导入,激趣学文

送走了冬爷爷,我们迎未了美丽的春姑娘(课件出示春意融融、鸟语花香的春景图)。你看,春姑娘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她把大自然打扮得多美呀!看,一群小朋友到田野找春天来啦!

二、联系画面,整体感知

1.结合课件画面,播放歌曲《找春天》。

2.学生交流,从哪些地方找到了春天?

随机出示:课文四组词串。

3.借助拼音,学生自由练读。

4.指名练读,正音。(逐个词儿读,词串连起来读。)

[借助画画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词串模块,使抽象的词儿和形象的事物整合在一起。]

三、逐行认读,深入感悟

1.让学生思考。

(1)春天的风吹在身上是怎样的感觉?

(2)你知道春天的雨是怎样的吗?点击“春雨”处,让学生们体会春雨细细的,像牛毛一样。

(3)出示“春天春风春雨”

谁来读好这一行词?

你是怎么想的?你好像看见了什么?(春天到了,我好像感觉到了春风暖暖地吹在身上,舒服极了,又好像看到细细的春雨正在绵绵地下着,万物都在迅速地生长。)

[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去想与这个词语相对应的事物图像,可以把表面上孤立的图像整合为一体,在他们的头脑中建构、存储起日后解决问题时能迅速激活、选择、匹配、重组的模块。]

指名读,师点拨,注意停顿和整个词串的诵读节奏。

2.师:春天的柳树、小草、嫩芽是;怎样的呢?小朋友昨天已经跟他们交上了朋友,有的小朋友用手轻轻地摸了他们,有的小朋友在草地上打了个滚,有的小朋友还和他们说说话呢!

(1)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朋友呢?在学生介绍时伺机逐个点击“柳树、小苹、嫩芽”,多媒体展现春天柳叶吐翠,小草茵茵,嫩芽破上而出的镜头。

(2)小朋友这么喜欢自己的朋友?那你能读好它们的名字吗?

(3)击出“柳树小草嫩芽”一行词语。

指名读,师评: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柳条垂在河面上,风儿一吹,河水漾起了层层波纹……你们呢?

3.(1)点击“布谷鸟”,展现布谷鸟在田间边飞边鸣的镜头,同时讲述布谷鸟的传说。再逐个点击燕子飞行、蜜蜂采蜜的画面。

师画外音:燕子、布谷给我们带来了春的喜讯,连小蜜蜂也嗡嗡地赶来,在花丛中忙着采蜜呢!一派热闹的景象。

(2)谁来招呼这些可爱的小家伙。

(3)春天还会有哪些动物呢?

[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动物这一模块进行补充和扩展。从而加深对春天的感性认识。]

4.(1)小蜜蜂为什么这么高兴?(点击蜜蜂在花丛中飞行采蜜的特写近镜头)

(2)让我们做个深呼吸,扇动翅膀,跟着蜜蜂,一起到花的海洋里去邀游吧!(录像展示“花的世界”,其中有梨花、杏花、桃花。)

[伴随着生动活泼的画面,孩子们挥动着双手学着蜜蜂在教室内自由跑动,既带来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又达到了做课间操的效果,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

(3)在花的海洋中,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后集体汇报,教师随机点击“梨花”、“杏花”、“桃花”的多媒体画面。)

(4)点击出“梨花杏花桃花”

指名读,学生评价。

四、熟读成诵,记忆积累

师:春天在哪里?春姑娘悄悄告诉小朋友:春天在校园里,在小河边,在枝头上,在田野中,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里。课文中的这些词儿连起来读就像一首小诗、赶快读读,把春天的美读出来吧。

1.练习朗读

(1)自己练读。

(2)把春天的美读给小组里其他同学听。

(3)交流:怎样读得美?教给方法(边读边在脑中放电影)。

2.学习背诵

春天不光留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它还应该深深地印在小朋友的脑海里,我们来比一比,谁最有本事把这些词儿都记下来。

(1)小组交流,讨论最佳记忆方法。

(2)大组汇报交流。(a、词串记忆法,如“春——”“——花”;b、归类记忆法;c、画面记忆法等)

[记忆法是学生的智力因素之一,而死记硬背是培养不出记忆能力的,小学时期是学生记忆的黄金阶段,只有让他们领悟、掌握灵活多样的记忆方法,才是行之有效的。]

五、认识偏旁,学习生字

1.认识木字旁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偏旁,想不想和他交朋友?

板书“木”,知道他的名字吗?

2.文中有哪些字是带“木”的?(树、杏、梨)

它们为什么都有个“木”?以前学过带“木”的字吗?

[把相同偏旁的字组成字串学习,以便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也让学生从中领悟形声字构字的巧妙,感受汉字的结构美,培养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

学写“树、杏、梨”

(1)比较三个带“木”的字有何异同?(位置不同,形体也发生变化。)

(2)同桌说说这三个字中你会写了哪个?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3)全班交流。

(4)指导书写。

(5)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2024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认识“只、窝、孤、单、种、都、邻、居、招、呼、静、乐”12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单、居、招、呼、快、乐”6个汉字,积累aabb式的词语。

3、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树和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心情变化。

4、 通过课文学习,初步体会到友情的重要。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树和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心情变化的根本原因。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认识本课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6个汉字,积累aabb式的词语。

3、 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 出示图片,质疑导入

1、 师谈话:这节课老师为小朋友带来了两位朋友,他们是谁呢(师出示大树和喜鹊的图片)?指名学生认读卡片:树、喜鹊。

2、 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就课题提问。(如:树和喜鹊是什么关系?它们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3、 师过渡:要想知道这篇课文究竟写了什么,那就竖起你们的小耳朵认真听吧!

二、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 师播放课文录音,生认真倾听。

2、 鼓励学生交流自己在听录音的过程中听到了哪些内容。

3、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 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 出示第1自然段,指名学生朗读。

① 学习“只”这个多音字:

根据学生的朗读,出示“只有一棵树”和“一只喜鹊”,引导学生发现“只”在两个短语中的不同读音,学习这个多音字,并鼓励学生总结“只”在什么情况下读第一声,在什么情况下读第三声。相机出示练习。

② 出示“鸟窝”的词卡,指名学生认读,同时出示鸟窝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③ 正音后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

(2) 指名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出示“孤单”一词,指名学生认读。鼓励学生根据第1自然段的内容或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对“孤单”一词的理解。

(3) 指名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强调“种”这个多音字。出示“种树”“种子”两个词,引导学生比较“种”字读音的不同。

(4) 指名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出示“邻居”一词,指名学生认读,强调“邻”是前鼻音,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邻居”的意思。

(5) 出示第5自然段,指名生朗读。

① 出示:招呼、叽叽喳喳、安安静静三个词语,指名生认读,正音:“招、喳”是翘舌音,“静”是后鼻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学生认读。

② 理解“招呼”一词:鼓励学生根据汉字的字形和生活实际来立即恶(“招”是提手旁,与动作有关;“呼”是口字旁,表示说话,“招呼”放在一起表示向人打手势或说话。)

练习用“招呼”一词造句。(如:家里来客人了,我主动与客人打招呼。)

③ 积累aabb式的词语:引导学生发现“叽叽喳喳、安安静静”这两个词语结构上的特点,并鼓励学生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来。(如:高高兴兴、干干净净、快快乐乐等。)

(6) 指名学生朗读第6自然段,认读“快乐”一词,引导生用近义词替换或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快乐”的意思。

5、 在识字学词后要求生再次朗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6、 巩固识字。

(1) 师随机出示词语卡片,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齐读等方式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认读生字词。

(2) 单独出示本节课所要认的汉字,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识记。

三、 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 生再次轻声朗读课文,师出示读书要求,想象课文中树和喜鹊在数量上有什么变化,他们的心情又有什么变化。找出相关的语句多读几遍,并与同位轻声交流自己的发现。

2、 生自读课文,圈画,交流。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3、 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师适当板书:一棵树、一只喜鹊,孤单;好多好多树、好多好多喜鹊,快乐。

4、 鼓励学生根据板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在此过程中,师引导学生做到语言表达通顺、完整。(最初,只有一棵树、一只喜鹊,他们很孤单;后来有好多好多树,好多好多喜鹊,他们都很快乐。)

四、 指导生字书写

1、 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单、居、招、呼、快、乐。

2、 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以加强对字义的理解。

3、 生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和书写要领。

4、 师范写生字,重点强调:“单”字的笔顺是点、撇、竖、横折、横、横、长横、竖;“居”是半包围结构,下部的“古”要写得半藏半露;“乐”字注意与“东”加以区别。生书空。

5、 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书写情况并给予个别指导。

五、 课堂小结

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树和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心情变化。那么,他们的心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树和喜鹊的孤单和快乐。

3、 探究树和喜鹊心情变化的根本原因,引导学生体会到朋友带给我们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 检查巩固,复习导入

1、 出示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

2、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并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主要讲了树和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心情变化)。根据学生的交流,师板书。

3、 师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到树和喜鹊的家园,一起来感受他们的孤单和快乐,寻找他们心情变化的原因。

二、 对比阅读,体会心情

1、 学习第1、2自然段,体会“孤单”一词。

(1) 指名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2) 师出示图片,图上只有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生观察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并带着这种感受朗读第1自然段,师强调读好“只有”这个词。

(3) 在学生交流自己感受的基础上顺势出示“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指名学生朗读。

(4) 引导学生结合第1自然段的内容说说对“孤单”一词的理解,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自己在什么情况也体验过“孤单”,同时练习表达:

当-----------时,我感到很孤单,我真想----------------!

(5)配乐朗读第1、2自然段,读出树和喜鹊孤单的感受。

2、学习5、6自然段,体会“快乐”一词

(1)师过渡:树和喜鹊就这样孤单地生活了很长时间,可是后来呢?他们会一直这样孤单下去吗?请同学们读一读第5、6自然段,说说你的发现。

(2)生自主朗读第5、6自然段,与同位轻声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师重点指导以下几点:

①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喜鹊的快乐?

引导学生抓住“天一亮”“天一黑”这两个时间点喜鹊的活动,从“叽叽喳喳叫几声”“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一起飞回窝”“安安静静地睡觉”体会到喜鹊结伴而行的快乐,并相机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表达出喜鹊快乐的心情。

②鼓励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想象,练习表达:

天一亮,喜鹊们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

天一黑,喜鹊们又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

③引导学生思考:树的快乐体现在哪些地方?鼓励学生移情想象,进行交流。(如:树有了邻居后,他们可以谈心聊天,说说自己的悄悄话,这让他们感到很开心;他们为喜鹊提供了生活的地方,也会感到开心;好多好多树在一起变成了大森林,吸引来了其他的小鸟和动物们,他们也很开心等等。)

(4)配乐朗读第5、6自然段。

三、探究原因,感受友情

1、师过渡:当树和喜鹊孤单时,我们为他们感到难过,当树和喜鹊快乐时,我们同样感到开心。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树和喜鹊的心情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3、4自然段,相信你一定会有所发现。

2、指名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3、根据学生的交流,师出示图片:好多好多树、好多好多鸟窝、好多好多喜鹊。引导学生从“好多好多”“每棵树上都有”“每个鸟窝里都有”这些短语中感受树和鸟的多。

4、指名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师小结:原来,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这才是他们从孤单变快乐的原因啊,原来生活中有了伙伴,有了友情,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5、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对友情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珍贵的友情就像我们生活中的阳光,能驱走我们心中的孤单和寒冷,带给我们快乐和幸福。希望同学们也能像课文中的树和喜鹊那样,交上很多的朋友,收获珍贵的友情。

板书设计

6 树和喜鹊

一棵树好多好多树

一只喜鹊植树造林 好多好多喜鹊

孤单快乐

2024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6

教学目的:

1.观察图画,了解画面的意思,明确交际的内容。

2.观察春天里大自然的变化,说一说自己的所见所闻。

3.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观察春天里大自然的变化,说一说自己的所见所闻。

教学难点:

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说清楚。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交际

1.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掉在河里看不见。 小朋友,你们猜猜这是什么?(雨)

2.我们管春天的.雨叫什么?(春雨)

3.你们喜欢春雨吗?想不想把你看到的春雨说一说?

4.学生各抒己见。

(1)春雨中树叶很绿,花儿很鲜艳。

(2)春雨非常细、密。

(3)春雨过后空气非常清新。

(4)鸟儿们非常高兴,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5.评出说得最好的,并说说好在哪里。

二、 创设情境,深化交际

1.多媒体展示《春雨沙沙》的画面。

2.请小朋友展开丰富的想象:鸟儿们在争论什么问题?猜猜看,它们为什么这么说呢?

(1)它们在树上叽叽喳喳的,可能在争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呢?”燕子说春雨是绿色,因为它看到远处的青山是绿色的。黄莺说春雨是黄色的,因为它看到油菜花是黄澄澄的。麻雀说春雨是红色的,因为它看到满树的桃花是红色的。而小白鸽认为它们说的都不对。

(2)它们可能是说:“春雨为什么这样细?”(提倡多种意见)

(3)小组讨论:鸟儿们谁说的对?为什么?

3. 你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

(1)组内交流。

(2)角色表演:选择各组观点不同的学生代表模拟表演鸟儿们的一场“争论。”

(3)组织个性化评论:谁说的最流畅?谁说的最有感情?谁的表达最有说服力?

三、 多种形式,训练表达

1.多媒体课件展示春雨后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1)春雨过后,大自然有些什么变化?请大家说一说。

(2)这样的景象你们喜欢吗?请小朋友在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2.桥设句型,引导学生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说清楚。

春天是__________________色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春雨过后,_________________变得________________了。

我喜欢春天的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 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型,练习把自己所见说清楚。

(2) 个别汇报,集体补充。

3.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彩笔画春天。

4.介绍各组的春景图。

(1)先组内互相介绍。

(2)推选最佳的在全班进行介绍。

(3)评议,鼓励。

四、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与家里人讨论讨论:春天是什么颜色?

2024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复韵母 ie、üe、er 和整体认读音节 ye、yue,读准音,认清形。

2.正确拼读声母和 ie、üe 组成的音节,知道 j、q、x 和 üe 相拼 ü 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 规则。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音节词“xiě zuò yè”。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夜色、雪花”2 个词语;正确朗读儿歌《月儿弯弯》。认识“雪、儿”2 个生字。

?教学重点】 复韵母 ie、üe、er 和整体认读音节 ye、yue 的正确认读;声母和 ie、üe 组成音节的正确拼读。

?教学难点】 er 的正确发音;知道 j、q、x 和 üe 相拼 ü 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正确认读复韵母 ie、üe、er 和整体认读音节 ye、yue,读准音,认清形。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e、i、u、r来进行魔术表演,他们组成韵母ie üe er,这是复韵母家族的新成员。

2.让我们带上好心情,和它们做朋友!(板书:11 ie、üe、er)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直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看图找韵母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再找找ie、üe、er三个复韵母。

2.学生看图,在小组中说一说图上的内容,并找出ie、üe、err三个复韵母。

3.交流观察的结果,代表展示。

生1:“椰树”的“椰”提示“ie”和“ye”的音。

生2:“月儿”的“月”和“音乐”的“月”提示“üe”和“yue”的音。

生3:坐着的姑娘戴着耳机,站着的姑娘戴着耳环,“耳”提示er的音。

三、借助课件,学习复韵母ie、üe、er。

(一)学习复韵母ie。

教师示范发ie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先发i 的音,接着发e ,口腔半开,中间气不断。”。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借助“叶”读准ie的音;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一片树叶ie ie ie。”

(二)学习复韵母üe。

教师示范发üe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先发ü 的音,再向e 滑动,口形由合到半开,中间气不断。”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借助“月”读准üe的音;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月儿弯弯 üe üe üe”。

(三)学习复韵母“er”。

1.教师示范发er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发e 的音时,舌尖向上卷起,对着上腭正中。”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借助“耳”读准er的音;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大大耳朵er er er”。

2.连一连。

练 ér ěr èr

3.认识特殊韵母er

er是一个特殊韵母,不能与任何声母相拼,只能单独为汉字注音,如:er(儿),er(耳),er(二)。

?设计意图:结合课文情境图,帮助读准韵母的发音,联系熟悉的字词,读准韵母的发音,编创顺口溜识记韵母的读音,把复韵母的读音读正确,读扎实。】

四、总结课堂,巩固知识

1.这节课就要结束了,我们再来做一次闯关游戏,老师想看看我们班的小朋友这节课学的怎么样,好不好?你们有信心么?谁愿意来试一试?教师出示ie、üe、er三个复韵母,找学生来读。根据学生读的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

2.小结:我们今天通过学习,又交到了新朋友,那谁能说一说我们今天交到了哪几个新朋友?ie、üe、er三个复韵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正确拼读声母和 ie、üe 组成的音节,知道 j、q、x 和 üe 相拼 ü 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复韵母ie、üe、 er,这节课我们来给它们找朋友,看看它们分别和哪些声母交上朋友,又会产生哪些读音呢?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直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学习音节,练习拼读

1.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e

(1)谁来说说ie和ye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比较区分ie——ye

学生交流:ie和ye读音相同,所不同的是ie是韵母,e的前面是i,ye是整体认读音节,e的前面是y.

(2)出示音节“ye”的四声抽拉卡片,让学生自主练读,联系口语中相关词语说一说。

yē yé yě yè

如:耶稣的耶 爷爷的爷爷 田野的野 夜里的夜

2.整体认读音节yue

(1)y和üe手拉着手组成的音节读什么?你知道吗?(指名读)

(2)告诉学生:yue也是一个整体认读音节,谁再来读读?(再指名读)

(3)yue有两顶漂亮的帽子,可是yue不知道该戴在什么地方?谁能帮帮他?(指名给yue标上第一声和第四声)

(4)辨析üe与yue的音。

出示“üe”与“yue”,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üe”与“yue”,读音完全相同。

“üe”是复韵母,“yue”是整体认读音节。

(5)拼一拼,读一读。

①出示yue jue que

②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男女生对读、开火车读yue jue que 三个音节。

(6)认读yuēyuè并扩词,并练习说话。如:yuè,月亮 月亮出来了。

3.出示:

2.对比两组音节,你有什么发现?

3.引导学生总结j、q、x与üe相拼时ü上两点的省略规则,教师再次强调。

4.组织学生分小组练习拼读,并在小组内进行纠音、正音。

5.指名读,开火车读,达到熟练拼读。

6.练习bié、xié、diē以及jue、que、xue的四声。(指名读、开火车快读、男女生竞赛读)

三、总结课堂,巩固知识

1.这节课就要结束了,我们再来做一次闯关游戏,老师想看看我们班的小朋友这节课学的怎么样,好不好?你们有信心么?谁愿意来试一试?教师出示ye yue,找学生来读。根据学生读的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

2.小结:我们今天通过学习,又交到了新朋友,那谁能说一说我们今天交到了哪几个新朋友?整体认读音节ye yue。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音节词“xiě zuò yè”。

2.借助拼音,正确认读“夜色、雪花”2 个词语;正确朗读儿歌《月儿弯弯》。认识“雪、儿”2 个生字。

?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学习了韵母ie üe er的读音和拼读,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书写,并认识几个生字朋友。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直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ie、üe、er 在四线格中的位置:“er”都占中格, “ie、üe”都占中上格。师边示范边讲清字母书写的笔顺:

①说说复韵母ie üe er 的组成。

②它们在书写时应占什么格呢?请观察四线三格,看看它们分别占哪个格?

③学生自己试着在四线三格中书写,教师巡视,纠正书写姿势、执笔方法,教师要提醒学生两个字母要写紧凑。

2.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的`作业,说说哪儿写得好,哪儿写得不好,集体进行评改。

3.修改自己写的作业,同桌同学互查写的是否正确、规范。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再范写指导,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

三、拼读音节,认识生字

1.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2.拼拼读读图中(课件出示教材图片)的音节,你能用这些词语各说一句话吗?

yè sè xuě huā

夜 色 雪 花

3.卡片出示生字:雪。

这个生字你认识吗?你在哪里见过?你是怎样把它记住的?

预设:“雪”:雨点落到倒山上。

4.扩词练习,给这个生字找找朋友。

四、拼读儿歌,认识生字

1.认读儿歌,请学生独立进行拼读。

2.指名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拼读小老师。

yuè ér wān wān

月儿 弯弯

yuè ér wān wānɡuà lán tiān

月儿弯弯挂蓝天,

xiǎo xī wān wān chū qīnɡshān

小溪弯弯出青山。

dà hé wān wān liú rù hǎi

大 河弯弯流 入 海,

shān lù wān wān dào xiào yuán

山路弯弯到校园。

4.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试读儿歌。(提醒学生注意:“儿”在本课读轻声。)

5.出示生字:儿。

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你还在哪里见过这个字?

预设:“儿”:几字不见横。

6.有感情地朗读儿歌,问:你知道还有什么是弯弯的?你也能来编一句儿歌吗?

7.自由读儿歌,比一比谁读得最流利。

?设计意图:借助图画与文字,认读生字和音节,降低了学习汉字的抽象感,增强学生识字的愿望。】

五、巩固朗读。

播放《ie üe er儿歌》朗读视频。

六、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11 ie üe er

ye yue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拼音的能力。

让学生结合课本上的插图,自学它们的音和形,然后让学生交流学习的过程。“雪”这个生字你认识吗?你在哪里见过?你是怎样把它记住的?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学习拼音和识字,帮助记忆字母(生字)的音和形,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虽然,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不是很强,但他们的合作意识开始了萌芽。

不足之处:

1.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需要时时刻刻做出有效的引导、调控。特别是对于一、两个比较好动或特别内向的学生,还需多费苦心。合作小组的构建、强化也有待于提高。

2.需精炼教学用语,说话要清晰,速度要稍慢些。由于学生的常规习惯没有很好的养成,导致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不断的提醒他们坐好,认真听讲,这样既耽误了时间,又显得整个教学不紧凑。说话速度过快,导致有些学生听得不是很清楚,自己也讲得很累,在以后的教学过程要多注意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

2024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推荐7篇相关文章: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一教学反思7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工作教学计划通用7篇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总结7篇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梗概500字7篇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梗概600字7篇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7单元作文我的自画像400字7篇

小学语文六年级语文教案推荐7篇

六年级下册的教案推荐6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推荐8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推荐7篇

2024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推荐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7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