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病毒的心得体会8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写好一篇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清晰地感知自己的情感状态,每个人的心得体会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反映了个体的成长和人生轨迹,下面是360好工作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冠状病毒的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冠状病毒的心得体会8篇

冠状病毒的心得体会篇1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正在打一场硬仗。从现在到2月8日前后,各大城市将迎来返城潮,疫情防控面临巨大压力。在关键时刻,决不可以有丝毫懈怠、半点马虎,我们必须把思想意识的“发条”拧得更紧,以最严厉最果断的措施织密织牢“防”的网络。

“防治”“防控”,只有“防”做得好,才能事半功倍,为“治”争取更多时间,使“控”取得效果。在疫情扩散期与人口集中返程期叠加的当下,尤其需要尊尚科学、尊重规律,坚持立足于“早”、落实于“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进一步完善各方面的预案。

面对疫情,要坚决防住源头,关口前移,消除盲点,心无旁骛抓好源头防控,基层特别是农村防控要层层压实责任,推动社区为防,人人为防;要阻断传播途径,针对病毒传染性强的形势,紧抓窗口期,切实控制传染源,坚决遏制疫情蔓延;要加强物资调配,物资保障要有专人负责,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物资分配效率,千方百计及时保障医用物资供应……各地区各部门务必切实克服麻痹侥幸心理,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补牢薄弱环节,不留死角盲区。

严防死守,同样考验着每一个人的责任与担当。联防联控、群防群治,需要凝聚每一个人的能量,每一份努力都有用。春节假期延长,旨在鼓励减少外出、降低传播风险。每个人都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延长假期的规定,做到严格细密、科学规范的自我防护。对返程返工人员来说,要配合疫情监测、排查,如实登记报告,在家庭防护、健康监测、卫生习惯上不掉链子。

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硬仗。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众志成城,强化“防”的意识、严格“防”的举措、落实“防”的责任,我们一定能共克时艰、战胜疫情,等到拥抱春暖花开的时刻。

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带来的6篇《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心得体会》,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冠状病毒的心得体会篇2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没有犹豫,更没有退缩,而是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防控,采取面、最严格和最彻底的举措,遏制疫情扩散蔓延。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坚如磐石,人民群众的凝聚力、行动力势不可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威力充分彰显。

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显著优势。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和疫情防控中,国家整合制度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治理能力充分展现出来。战略方针上,“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指明了作战路径和方向。战略重点上,“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发起总攻,湖北和武汉人民英勇战斗,国家和各省区市医疗队、解放军指战员星夜驰援,各路英雄逆行出征,各类物资源源不断运往前线。战略布局上,“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全面展开,14亿人民人人是战士、个个作贡献,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磅礴之力。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艰苦战疫历练了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彰显出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社区党员干部一趟又一趟奔波在小院楼道,基层党组织书记一遍又一遍检查各种防疫措施,医护人员“我是党员我先上”的誓言践行在了最危险的第一线,“90后”火线入党、勇担重任的情景让人动容。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共产党员的身先士卒和无私奉献,让鲜艳的党旗飘扬在战疫一线。

冠状病毒的心得体会篇3

目前,全国疫情继续呈现下降态势,好消息鼓舞着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近日来,《经济日报》连续刊发“金视角”评论文章,思考这轮疫情带来的启示。

启示1:

“躺平”必将付出巨大代价

有人说,“动态清零”会严重损害经济,像美国那样马照跑、舞照跳才能恢复疫情以前的繁荣。这是胡扯。经济损失是疫情所致,不是防疫造成。在新冠全球大流行的过去两年,我国经济平均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这说明,“动态清零”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我国是人口大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一旦“躺平”放松防控,势必造成大规模人群感染。实践证明,无论从生命维度、时间维度还是利益维度考量,“躺平”都必将付出巨大代价,“动态清零”才是现阶段最好的选择。

启示2:

疫情防控不能丝毫松懈

奥密克戎变异株无症状感染比例高、隐蔽性传播强,传播的代际间隔很短,传播速度快。同时,广泛的新冠疫苗接种形成了有效抵抗力,很多病人感染后没有症状或感受不到症状,仍然在社会上活动,容易造成广泛的传播扩散。因此,我们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要做好发热门诊监测,对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同时利用“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的监测模式,把疫情防控关口再向前移一步。

启示3:

疫情防不住,经济社会发展无从谈起

防住疫情,稳住经济,是当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疫情防不住,经济社会发展就无从谈起。摇摆和不确定只会导致疫情反弹。国内经济社会出现的暂时问题和困难,恰恰是因为部分地区未能做到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的总方针。相信只要保持战略定力,不麻痹、不厌战、不侥幸、不松劲,我们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让生产生活早日重回正轨。

启示4:

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行动

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行动,防控责任要扛在大家肩上,要压紧四方责任,分秒必争抓实抓细防控工作。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好人民战争,加强信息发布,及时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引导广大群众增强责任意识、自我防护意识,自觉承担防控责任和义务,落实个人、家庭等日常防护措施,筑牢群防群控防线。

启示5:

“动态清零”是最能有效应对疫情的制胜法宝

“动态清零”符合我国一贯坚持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客观需要。面对隐匿性传播性都明显增强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我国在“动态清零”总方针指引下,最大限度遏制了病毒蔓延,全国疫情整体呈现下降态势。我国抗疫实践一再证明,“动态清零”是最能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的制胜法宝,一定要牢牢把握,时刻不能松懈。

启示6:

“动态清零”是14亿多人口大国务必守住的防疫底线

新冠病毒十分狡猾,毒株还在不断变异,疫情带来的风险和威胁仍然存在。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是尊重科学、尊重国情、尊重实际的必然选择,是14亿多人口大国当前务必守住的疫情防控底线。实践证明,疫情防控不是孤立的一项政策,而是一套复杂的运行体系。之所以能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核心就在于把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理念贯穿到决策指挥、技术攻关、病患治疗、社会治理的疫情防控全过程。

启示7:

“动态清零”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实现

同疫情作斗争,既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面对出现的积极信号,我们要充分运用好核酸和抗原两种检测手段,做到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及时排查出、管控住感染者和风险人群。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要加强协调,备足备齐疫情防控人力物资,确保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和物资供应,保障好看病就医需求。事实证明,动态清零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实现。

启示8:

防控之要在精准,不能简单化、一刀切

奥密克戎变异株既不是“大号流感”,更不是“天然疫苗”,“躺赢”绝不可能。与此善变复杂的病毒斗争,并不能“一招鲜,吃遍天”,更不能靠“躺平”求共存。只有根据形势变化,精准应变,主动求变,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积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启示9:

越是在关键时刻,越要保持定力,越要头脑清醒

疫情防控工作仍处于持续攻坚、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疫情防控既需要全国上下勠力同心、并肩作战,更需要广大干部群众咬紧牙关,克服畏难情绪、侥幸心理,全力以赴防新增、防扩散、防外溢,切实巩固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越是在关键时刻,越要保持定力,越要头脑清醒,慎终如始,再接再厉。

启示10:

筑牢屏障才能打赢攻坚战

和以前的病毒相比,奥密克戎变异株在有些老年重症患者体内持续时间更长,会表现出较重的肺部侵袭性阴影,发展为氧合障碍、呼吸衰竭。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较多,且大多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新冠病毒和流感有所不同,它能侵犯人体多个系统、多个器官,使原有疾病加重,导致器官衰竭,这样救治难度就会更大,即便经过救治,预后也会比较差。我们要时刻绷紧防疫之弦,避免出现更多重症和病亡,将防疫屏障筑得更牢固更坚实,早日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启示11:

坚守人民情怀才能获得理解和支持

从严从细落实防控举措,必须坚守人民情怀。大雨倾盆,志愿者抬着帐篷为参加核酸检测的市民撑起一把移动的大伞;敲门入户,防疫人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检测;隔离酒店,心理咨询师与隔离人员逐一对话开展心理辅导。疫情防控中,各地涌现出一幕幕团结抗疫的温暖画面。坚守人民情怀,才有一系列精细化、人性化的举措,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启示12:

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就能胜利

坚持就是胜利,胜利的信心和底气来自科学精准的防控理念和因时因势不断调整的防控措施。当前,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的阶段,针对其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等特点,我国以变应变,迅速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各地正在按照以快制快的思路,向科技要效率,进一步提高疫情监测预警的灵敏性;将社区防控摆在优先位置,筑牢疫情的第一道防线;加快局部聚集性疫情处置,刻不容缓做到“四应四尽”,阻止疫情的社会面传播……各地的实践证明了这些措施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有能力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小成本实现最大防控效果。坚持就是胜利,最终的胜利必定是属于每个人的胜利。

冠状病毒的心得体会篇4

春节将至,“新冠疫情病例”在引起担忧的同时,也勾起我们对十七年前sars浩劫的惨痛记忆。病情出现时,它们有相似的开头:一个病人出现,一系列人传染,由一至百呈“井喷式”增长;回顾病源时,更有相似的起因:国家卫健委指出,病毒是从野生动物传播到人类。“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所有人都在关注开始肆虐的疾病如何防控,我们也应注意到疾病的由来,以及我们能做些什么从源头上遏制病毒。

纵观近几十年新型传染病的发源,艾滋病毒来自于非洲白眉猩猩,寨卡病毒来自于恒河猴,埃博拉和h1n9禽流感这些更为熟悉的疾病,也都和野生动物有关。这次肺炎的第一例感染者与随后十余名病人都来自野生动物市场,而多年前sars的第一位感染者正是一名野味厨师……这些事实无一不告诉我们:捕食“野味”是病毒传播关键的一环。“sars的源头是蝙蝠不假,但是它发展的舞台是广东野生动物市场和酒楼、餐馆。如果没有我们滥用果子狸,食用果子狸,那么病毒从蝙蝠到果子狸再到人的传播链就不会发生,当年的sars就不会爆发。”新型冠状病毒研究所的研究员石正丽在“一席”演讲中说。

因此,在屡次发生的血的教训面前,每个人都应该拒绝追求“野味”。从前我们呼吁保护野生动物,只是关注它的生态意义,还是有一些人不以为意,我行我素;如今这些传染病提醒我们,拒绝捕食野生动物,不仅关乎生态,更关乎公共安全。由人的贪念、痴昧引起的后果来之迅速,更是来势汹汹。在此,我发出如下倡议:

第一,树立健康的价值观,不抱猎奇心理。

国人对“野味”的嗜好,有文化心理、传统以及中医药文化影响等多方面原因,也有人把捕食一掷千金的珍稀野生肉类当做身份地位的象征。然而,这样的“排面”建立在一条条原本在自然中灵动的生命和一个个潜在的病毒威胁之上,真的值得追求吗?答案不言而喻。

第二,明确捕食野生动物的危害,不抱侥幸心理。

在记者卧底的一个“野味群”,有人提及最近的武汉疫情,一群友回复“该吃吃该喝喝,没那么容易来我头上”。总有人不相信野生动物会传播疾病,或者说是不相信传播病毒的野生动物就是自己接触的这只,抱着侥幸心理。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旦发生大规模疫情,经济损失动辄数千亿,生命的代价更是无法衡量。

第三,心怀对自然的敬畏与爱护,不抱自大心理。

化用一句莎翁名言,同一的太阳照着人类,也不曾避了任何一种生物。天行有常,万物都在其该在的位置,维持天地的周转。一些病毒寄生宿主,千百年来动物共同进化出了特殊抗体,而新鲜宿主人类却对它们毫无招架之力。如果不是人类自高自大,把自己当做主宰而任由欲望膨胀,把本在山原奔跑的麋鹿、果狸摆上餐桌,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

圣雄甘地曾说,地球所提供的足以满足每个人的需要,但不足以填满每个人的欲望,每一次无节制的索取,大自然都会要求偿还。也许这一次“新冠疫情”的战争,我们也会像打败“非典”一样打败它,但这场战争建立在惶惶人心和无数人命之上,早已不能以输赢来论。我们不要等到出现超级病毒再后悔贪婪,不要等到付出惨痛代价再后悔愚昧。

近期,湖北武汉市等地近期陆续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那么一群人义无反顾地冲在肺炎防疫的最前端,最好地诠释了“为天地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人应该担负起的光荣使命。作为党员干部,唯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

你们以人间大爱和忠诚担当,始终把人民安康当成毕生的追求——践初心担使命,不负韶华,致敬“最美逆行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向全院医务工作者发出号召,组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护应急志愿服务队,随时准备出征武汉参加救援。不到1小时内,200多名医护人员主动请缨,最终筛选出17名医护人员组成志愿服务队,并成立临时党支部。这群志愿成为“逆行者”的白衣战士一定能够不负韶华和使命,为打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争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以他们为榜样,瞄准初心这个“靶心”,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致敬“最美逆行者”,您们永远是最可敬的人,永远是我们的榜样!是你们向用生命捍卫疫情安全,是世界上最美的逆行者。不论火海还是灾区,哪有危险,哪里就有你们的身影。逃生的人流中,你们的背影,永远是最奋不顾身的逆行!关键时刻,“最美逆行者”迎难而上,挺身而出,不顾自安危,冒着生命危险,冲锋在前,扑向灾区,用生命与病情搏斗,赢得一分一秒的时间。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4篇《关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心得体会》,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冠状病毒的心得体会篇5

没有春节不是流动的,也没有春节不是走动的。这是以往中国人过春节的常态,热热闹闹、走亲串户、朋友相聚,动起来的春节被视为祥和、欢乐的时节。

然而,这个春节,真的不一样。一个现实原因就是,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还在持续,全国人民为此揪心。应该以什么样的状态与心态,过好这个春节,值得我们细细思量。春节的流动、拜年的走动、庙会的人头攒动,这些人们已经习惯了的过年方式,在这些日子里恐怕需要改一改了。

此时,“动”的年节莫若“静”的岁月。人们越是大规模流动,越是大范围聚集,越容易增加疾病传染的概率。走动起来还是宅上一宅,理性人不难看透其中的得失,既为人也为己。事实上,不走动也能过好年。技术发达了,信息拜年、视频祝福、在线聚会,都不失为一种时尚,那些以往通过面对面完成的新春祝福,借助云端就能迅速直抵耳畔、身边,过年礼仪一样也缺不了。

此时,“动”的脚步莫若“静”的心意。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各条战线上的“勇士”都已经动起来了,他们为了更多人的生命安全,以这样一种方式过了个“动”的年,是真正的大无畏。相反,对普通人来说,如无特殊情况,宜静不宜动,什么自驾跨城回家、什么一定上门拜年、什么提前安排好的聚会等等,都不妨在冷静且理性地审视下做个宅男宅女,不远行、不扎堆、少聚会。现在,的祝福是以你我的安全距离为彼此送上健康祝福,的心意是以你我的实际行动护佑早日战胜疫情。

此时,“动”的冲动莫若“静”的责任。正视才能重视。充分认识人员流动对疫情防控的难度、充分认识人员聚集对疫情防控的压力,就能更加理性地看待过年与抗疫的辩证关系。现在,不少地方已经动起来,或是响起村里大喇叭,“各过各的节,没事别瞎串”;或是群发提示信息,“春节在家发信息,情到意到人安全”;或是普及顺口溜,“出门就把口罩戴,切莫随意乱吐痰”……这样的“动”不是冲动,这样的“动”既是行动又是保护,因为此刻,每个人的“静心”“静态”都是疫情防控的需要,都是对防病防疫尽的一份责任。

时间不等人!时间属于奋进者!我们正在全力与病毒赛跑、与疫情赛跑,也一定会战胜病魔、战胜疫情,需要争分夺秒、众志成城。每个人都是主体,每个人都有义务,每个人都应该以“静”致敬那些坚守的、“逆行”的英雄们。如此,我们一定会风雨无阻向前进。

冠状病毒的心得体会篇6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决战疫情,自上而下的坚守、四面八方的驰援、万众一心的“阻击”,让我们的信心愈发坚定。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的坚决执行,社会各界的众志成城,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这是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我们坚信,狭路相逢勇者胜。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发挥群团组织优势,就一定能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使我们在面对疫情时,既有最坏的打算和最谨慎的决策,又能够在应对时沉着冷静、在面对时积极乐观,在行动中忙而不乱。

从部门决策到层层落实、从医疗援助到物资供应、从发动群众到疫苗研发……在疫情防控“链条”的各个环节,我们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有坚定的信心,就不会“后劲不足”“敷衍了事”,就一定会形成持续接力的“全民行动”。

“封城”之时,武汉人隔窗对话、高唱国歌,让人欣慰、感动。我们坚信,越是艰难越向前,每一个抗疫细节传递出的,都是“我们行”的坚定信心。

有了坚定的信心,就能临危不惧,稳步推进防控各项工作;有了必胜的信念,就能凝心聚力,鼓起源源不断的士气和干劲儿;有了激荡人心的精神合力,就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

信心坚定的我们,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跨不过的坎!

冠状病毒的心得体会篇7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在这场战争中,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需要的是团结和行动。我们看到,无数的人们挺身而出,在无情的疫情面前,白衣战士们勇敢地冲在一线,拖着疲惫的身躯与病魔殊死搏斗,没有人退缩;无数的公安民警、清洁工人、国家电网的工作人员等等为维持人民的正常生活和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而努力工作。他们中有很多也是共产党员,共产党曾经一次次在关键时刻展现担当、经受考验,曾一次次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劈波斩浪、力挽狂澜。这一次,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我们依然有克服险阻的决心,有取得胜利的信心。

冠状病毒的心得体会篇8

今年绚丽的中国红晕染全世界,那却是中国人最讨厌的样子。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让团圆的气氛多了几分压抑,让患病的家庭多了几分离愁,让医护人员的额头多了几分细纹。但中国拥有无与伦比的中国优势,风再大,我们砥砺前行,浪再高,我们一苇以航,知有万民担当,就没有什么能阻挡中国战胜疫情的步伐。

疫情频传,产业优势铺大道。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国内具有完整产业链的国家,这意味着什么?抗疫封城,寿光保障蔬菜供应,缺少床位,火神山医院拔地而起,物资紧缺,企业提前开工及时供应。独一无二的产业优势一力护航,疫情反攻的号角定会吹响!

企业担当,是防疫的第二条防线。企业,尤其是一些有关人民日常生活的企业,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事物是普遍联系着的,今日企业的慷慨相助,是明日企业的康庄之路,今日企业的“人血馒头”,是明天企业的断头之路。正如著名诗人臧克家所说:“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事关民生,没有任何一家相关公司可以置之事外。腓德烈大帝说;“最好的战争是人民感觉不到战争”,那么最好的抗疫就是人民几乎感觉不到的抗疫!这需要企业共同携手。

疫情无情,人力优势送温情。抗疫前线,一线医生奋不顾身,非典英雄重回一线,耄耋老将披戴上阵,感染群众积极响应。抗疫幕后,留洋学生积极响应,韩红基金会真情奉献,难归故里各省热情照应。环球时空,国际组织纷纷驰援,各国兄弟大力支持。病毒无情,人间有情,“万夫一力,天下无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有信心,我们有能力!

人民担当,是防疫的最后一道防线。从1998年的抗洪抢险,到20__年的抗击非典,再到20__年的抗震救灾,一次次伟大斗争告诉我们:越是面对挑战,越需要团结的力量;越是攻坚克难,越需要群策群力。正如罗斯福总统所说:“我们应恐惧的,只有恐惧本身。”中国是一个有着千年伟大文明历史的国家,她在时运不济时也永不绝望,以强大的精神力量感动着世界人民,“团结是铁,团结是钢,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我们一定能筑成新的长城!

中国的优势无与伦比,人民各界也需团结向前。天灾,不是阻挡我们前进的深渊,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涅槃!请相信,明天会更好,请相信,中国会更好!

冠状病毒的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

教师读爱的教育的心得体会8篇

故乡的书的心得体会8篇

团队的建设与管理的心得8篇

课程的体会心得体会8篇

飞机的心得体会8篇

爱的体会心得体会8篇

场记的心得体会8篇

财务的管理心得体会通用8篇

实验的心得体会8篇

销售的体会心得体会8篇

冠状病毒的心得体会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7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