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的心得总结,都在提醒我们珍视学习的过程与收获的意义,记录心得是自我审视的过程,帮助我们在每次经历中汲取宝贵的经验,下面是360好工作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观博物馆心得优质7篇,感谢您的参阅。
观博物馆心得篇1
在星期三的早上,老师组织我们四年级全体学生参观安康博物馆,我们在学校教学楼楼下集合,同学们穿着整洁的校服,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然后坐着公交车,唱着郊游的儿歌来到了博物馆。我们像小鸟一样从车上飞奔下来,一眼看到的是一个奇形怪状的石头上雕刻着安康历史博物馆几个字,大家都兴奋的.叫着目的地到了,目的达到了!
当我们走进博物馆里,我们都很惊讶,因为这里面很大,大的超乎我们的想象。有一位带着我们参观的姐姐说这个博物馆已经有二十多年了,里面收藏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比如:石斧、石刀、铜镜听完我们迫不及待的想马上参观,在姐姐的带领下我看到了许多动物标本,有羚羊、大熊猫、金丝猴还有十八罗汉,有的十八罗汉的手都不见了。姐姐说:失去的东西是永远找不回来了!我觉得非常可惜。
我们还去了科技馆参观,里面所有的东西都是最先进的。我玩了许多东西,我最感兴趣的是球球冒险记,惊险刺激让人爱不释手。我们还看了机器人跳舞,在遥控器的操纵下两个一红一蓝的机器人不停的扭动着身体,变幻出各种姿势,可好看了。可惜参观时间太短,很快我们就要返回了。
参观完博物馆,让我知道了许多古代用的东西和许多我不认识的东西,他们都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象征,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学习,将来一定会创造出更多有用的东西,为人类服务!
观博物馆心得篇2
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提前参与社会一条重要路径,也是大学生提高自我能力的重要方式。带着贴近社会,锻炼自己的愿望,我积极地加入了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霸王花”暑期社会实践小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团队此次社会实践的主题是杭州市博物馆调研。主要分为两块内容,即杭州市民营博物馆现状调研和浙江自然博物馆志愿活动。
7月3日,“霸王花”暑期社会实践小组来到了坐落在西子湖畔的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杭州世界钱币博物馆。本次活动的目的在于了解民营博物馆的运行现状。这两所博物馆均为非盈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组织。在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队员们发现在人潮拥挤的一楼大部分都是售品,展品都在出口处的地宫。如此布局使队员们产生了深刻的思考,浓厚的商业气息是否将原本的艺术气息都覆盖了呢?第二站,我们来到了杭州世界钱币博物馆,队员们沿着狭长的过道走进博物馆。据讲解员介绍,博物馆展出的是中国从古至今各个朝代的货币及少量外国货币,充分展示了世界各国钱币的多样性。然而有目共睹的是,博物馆并没有网上介绍的大量货币,整个博物馆只有3个展览柜台,少得可怜。队员们也针对私人博物馆的运行现状方面提出了疑问。讲解员介绍目前博物馆的运行模式为借助于博物馆宣传、交流、研究功能,搞挖潜创收;博物馆办公司,力争收支平衡;接受捐赠和资助。馆长凭着对收藏的热爱,建立了这样一个公益性的私人博物馆。这种不以盈利为目的,无私地将自己的藏品给公众一起欣赏的行为,值得所有人称赞和学习。然而这家被誉为中国一家收藏和陈列世界钱币为主的民办博物馆,可能就要闭馆谢客了。20xx年9月30日,钱币博物馆和清河坊历史街区管委会的合同到期,由于市场价格房租太高,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房子,博物馆的去留成了问题。如今的博物馆只能挤在狭小的阁楼中,参观者必须通过一条不到一米的狭小过道进入博物馆,展馆内的空间也是十分拥挤。
由此可见,如今私人博物馆现状尴尬、处境艰难。一部分民营博物馆为了自身生存不得不增加商业行为,另一部分类似于钱币博物馆这种自身很难进行盈利的民营博物馆又面临难以维持的危机。民营博物馆的现状以及它们何去何从值得更多人的关注。
7月5日至7月9日,我们小队来到浙江自然博物馆进行第二部分实践活动:参与博物馆志愿者工作。这几天的志愿活动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博物馆运营的理解,有利于我们这个课题的调研,更增加了队员们的知识,提高了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展示了自我价值,是我们展示风采、挑战自我的平台。每一次讲解都是一次锻炼和升华,我们团结合作,兴致颇高,受益匪浅,备受鼓舞。我们付出了时间和精力,获得了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社会对我们能力的认可。同时,浙江自然博物馆吸收志愿者,利用社会力量开展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游客,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博物馆是中国文化事业的重要载体,其本身具备的文化意义以及价值无需多言。在这些天的社会实践中,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各类博物馆的经营方式和生存现状,并对此有了自己的见解和体会。我们会把此次社会实践的结果写成论文,或许不能改变什么现状,但是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有更多人关注博物馆。
这次实践活动,丰富了我们的实践经验,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使我们通过这次实践更加了解社会。社会实践引导着我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并投身社会;我们要抓住这个培养锻炼才干的机会;提升我们的修身,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与意识。
观博物馆心得篇3
偶然间,我获得了一个让我感到很光荣的机会—加入湘博志愿者的队伍,而也正是因为这个偶然的机会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社会风尚,让我知道在这个到处充满浮华的社会上还存在一些真实的温暖!
众所周知,志愿者是义务的,不拿任何报酬的,有些时候还要受气。湘博志愿者的宗旨也就是服务社会,提升自我。在这次志愿者学习与考核期间,我所获得的不仅是对博物馆以及文物的了解,更让我看到了让人欣慰的、积极的高尚。
周二,早早起床后,拿上讲解稿就坐上公交车飞奔到博物馆参加志愿者考核,在经过一番实地演练后,我碰到了几个与我同考的人。其中有一位姓赵的爷爷,大概六十岁左右。刚开始看见赵爷爷时,他正在观赏马王堆汉墓文物(此次考核的讲解内容)。原以为他只是每天5000名观众中普通的一员,后来集合的时候才知道他居然也是这次的考生,更让我意外的是在讲解的过程中,虽然赵爷爷显得有些紧张,但他还是按照要求将文物的有关知识进行了讲解。这个时候,所有考生都感到很钦佩,而我在钦佩之余,更多的还有感动和疑问。感动的是老爷爷还能有一颗对志愿者事业充满热忱的心,疑问的则是究竟是什么动力让他如此投入?后来还认识了两位阿姨,他们也是考生。在他们之间的`对话又引起了我内心的触动。“如果这次讲解员考核未通过,就当疏导员吧;如果疏导员也过不了,就另找义工工作做。”“好,我们一起吧!”当听到这些话时,我非常惊讶。一直以来都以为只有一些热血澎湃、激情四射的青年对“义工”这个词有点感冒,没想到到了他们这个年龄还会想到以此来为社会做贡献。我想或许做志愿者是不需要任何理由,也不分任何形式。在许多人看来,也许这是一种愚昧的行径,但我要说只有自己亲身参与和投入,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快乐与幸福,而也许这些快乐与幸福是寄于苦和累之中,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心灵以及思想得到了一定的升华,人生价值也得到了体现,还有什么不值得呢?在接到考核通过的通知后,一方面我为自己的努力得到肯定而感到欣慰,另一方面也为能有这个服务社会的机会而感到光荣。我会好好珍惜湘博志愿者组织给我的这个机会,为社会献出力量。我也会永远记住赵爷爷和那一段对话,他们将永远鞭策我在志愿者的路上坚持下去,甚至以后的人生路上我也会像他们那样坚持甘心为他人服务,永远,永远``````
观博物馆心得篇4
20xx年的夏秋之际,我怀着一颗对历史的崇高敬畏之心,兴致勃勃的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心中颇有些感触,愿讲出来与大家一同分享。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位于陕西西安的一座国家级的综合性历史类大型博物馆。她是遵照周恩来总理生前的遗愿建设的。该馆筹建于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之日正式对外开放。它的建筑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馆舍布局成轴线对称,主从有序;由一组“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风格建筑群组成。它把唐代的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物馆功能相结合,融中国古代宫殿与庭院建筑风格于一体。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区占地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馆藏文物370万余件。
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可谓是馆藏文物数量之多、种类之全,品位之高、价值之广泛。例如:有精美的商、周青铜器,有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两千多件汉、北朝、唐、宋、元、明、清时期的陶、釉陶和唐三彩等),以及汉、唐银器,唐墓壁画(四百多幅,画面面积一千多平方米)等。可堪称是陕西悠久的历史与文化象征。
在详细参观了上述诸多馆藏历史展览物件后,我就在思索:三秦大地是我们中华民族生息、繁衍,是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而陕西西安自古就是帝王之都所在,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都曾于此建都立国称帝,以号令天下。
可以说,陕西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正是这种文化的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则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
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国,即: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其中三大古国文明皆有中断,唯有我中华文明未曾中断,一直绵延至今。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教授曾说:后人对中华文化遗产,应抱以敬畏之心,赞颂之意,骄傲之情,欣赏之趣,而行守护之职,关爱之意,学习之心,弘扬之责。
是啊!作为炎黄子孙,特别是陕西人,且又是一名历史的学习与钻研者。我觉得,我们这些当世的后辈子孙有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这一历史使命和责任。我由衷的希望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去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切身实际的感触一下悠久渊源的中华文明史和民族文化气息。极力呼吁广大社会青少年朋友能够以身作则,行使“弘扬中华之文化,传承民族之精神,立中华之美德”的光荣传统习俗!
注:三秦大地:历史上楚汉相争之时,以秦都咸阳为中心,关中地区被楚霸王项羽一分为三,封给了当时的秦朝三位降将。即司马欣封塞王,管辖咸阳以东地区,建都栎阳(今西安及临潼一带);封董翳为翟王,管辖陕北地区,建都高奴(今陕西延安);封章邯为雍王,管辖咸阳以西地区,建都废丘(今陕西兴平)。此三王互为犄角之势,共同防御远在汉中之地的汉王刘邦,故称“三秦大地”。
观博物馆心得篇5
我出生于孝感,关心孝感的发展。曾在网上见:孝感已成现代化城市,传统的孝文化已经淡化。回乡看了,确觉心寒,老城几近拆完。问询老人,也都摇头,有人说:还有“董永公园”,非也,那是1984年建成的现代公园,还未长“老”。
当然,城市要发展,孝感建设现代化,楼高路宽,也应点赞,但在建设发展中却忘了孝感的特色,即以传承孝文化而闻名。如果老城全部消失,犹摘去了“古老孝感”的桂冠,可能让后人忘记“孝行感天”美好念想。
在报上曾报道有座有名的古老城市,领导们为了建设现代化城市,将老屋旧宅全拆了,建成了高楼大厦林立,很是气派。后,古城的子孙从国外回乡,看了,摇头、叹息、指责,因为他们留恋的是老家古城,他们觉得光荣的是古城中传颂的美好的古老故事,要看高楼大厦,国外的比这更好更多。从那以后,古城在外的后人以及受后人影响的人,就失去了对古城的留恋,至此,领导们才后悔莫及。
后来报上报道,中国第一家孝文化博物馆在四川邛崃建成,让人大吃一惊,因为孝文化展馆本应先出在孝感啊!即前往参观,该馆规模不大,投资700万元,约3000平方米,三层楼房,展出的内容却很丰富。墙上挂图片、文字,室内摆满现代大孝子孝敬老人用过的物件。展示内容有传统二十四孝,现代二十四孝,伟人名人的孝行事迹和国家领导人对孝道孝行的论述,整馆展现的故事很是感人,该馆已成省、国家传承孝道的教育基地。给孝感人脸上有点光彩的是该博物馆创始人的祖先是孝感人。
孝感是座很古老的城市,从史料分析,孝感古城在公元前1046年的西周就很繁华了,才有公元前770年前东周列国时的秦楚相争,也才有公元25年东汉时期董永父子从山东逃荒至孝感的故事。传统二十四孝是从中华民族发展中,从尧舜时代到宋朝的几千年中出现的二十四位大孝子孝道孝敬孝行的故事。其中有三个大孝子出于孝感: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孟宗哭竹生笋。所以孝感才光彩夺目,扬名天下。
孝感应永保孝文化传承地的殊荣,孝感人应是弘扬孝文化的室传员,所以建议在孝感老城区建孝文化展览馆,可借鉴四川邛崃固驿镇公义村中国首家孝文化博物馆的建馆方法:政府给政策,领导支持,群众筹资,合力完成。
观博物馆心得篇6
非常感激这次有机会去到xx博物馆参观,回来之后我感慨万千,这次的参观让我见识到了我们过去的历史,大开眼界,我很多时候都会去想我过去为什么不早点来参观,自从这次去到了博物馆之后我感觉我就深深的爱上了博物馆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就是这么过来的,我们在参观的过程当中会有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这种有趣不是嬉戏,我是真的感觉一件件过去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东西,摆在我面前的时候那种感觉是非常奇妙有趣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很多不一样的东西,现在我是真的能够感受到这一点,我希望能够在今后生活当中让自己去学习,多多去接触,见识到一些有趣的文物的时候我就会感觉非常的奇妙,一些过去的上百上千年的东西竟然就在自己的面前,这种感觉是在是太好了,现在我一直都在怀念这种感觉,有的时候我也非常希望能够在这个过程当中去吸收学习,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都抱着学习的心态,这就是现在我对自己的一个态度,这次就去到xx博物馆我也有一些心得。
这种感觉让我意识到了我们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参观博物馆一行真的也让我感触良多,我是一个喜欢文化的人,接触这些之后这种感觉越来越浓厚,这绝对不是偶然,我认为我们的过去的就应该主动的去了解,我们只有了解的过去的才能更好的去面对未来,博物馆就能够让我们明白这个到底,参观博物馆看到我们历史的兴衰,看到的我们的文化的结晶的时候,我便感觉自己未来没有什么事情是过不去的,因为我们的现在经历的或者我们即将要经历的,我们的`先人们都经历过了,这种感觉是非常奇妙,那一件件漂亮至极的文物,让我流连忘返,我当时站在展厅里面似乎感觉永远都欣赏不够,有些构造复杂,外观精美的文物让我咂舌,感叹古代的能工巧匠手法之精妙,同时也让我意识到了我们现在怎么就看不到这些东西了,不禁就惋惜了起来,这是我们先人的智慧,只有见识过了才能知道那种手艺之高超。
我认为每一件文物都是有生命的,它们见证了我们的过去,在历史不断的发展过程当中见证了兴衰,然后存留至今,这次参观博物馆让我也明白了很多道理,虽然我与这些文物只有一面之缘,但是这一面之缘却让在我脑海中深深的扎下了根。
观博物馆心得篇7
星期六下午,我学完跆拳道,妈妈带我去了台州府城墙博物馆游玩参观。
台州府城墙博物馆座落在巾山脚下的巾山广场。一进门就看见罗哲文选生苍劲有力的题字。再向里走,您能看见一座栩栩如生的江南长城的模型。随着我们的指点,三台电视机和灯光为我们一一介绍,让我知道了崇和、靖越、兴善、镇宁、丰泰、括苍、朝天,这六扇围绕古城的城门。
我又看见了那英姿飒爽的戚继光将军,正在排兵布阵。还有那精致的沙盘,坚硬的仿真石墙,古老的民俗用品等等,让我看得眼花缭乱。
一个橱窗里的场景是许许多古人在修建城墙,他们有的在打水泥,有的人在挑着沉重的城砖,还有的人在添补墙的破洞。一个个小人都做得非常有趣可爱。他们的城墙也是一样的逼真。有许许多多的游客在观赏。我们还看到古人在修城墙的时候在用牛车来把土地压实。
在最后一个展厅,我们看到了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古城实景展盘。让人错觉回到了千年之前。设置精妙的江下街微缩场景,仿佛让我穿越到了那个时候。几个强壮的大汉在背运船上的麻袋,在一家水果店的门口放着许多的西瓜和桔子。让我看着觉得好玩极了。在旁边的一家药店,我犹如闻到了药味。在旁边还有一首古老的童谣,写的是就是江下街,“外婆家,江下街……”
在这里,那斑驳的断痕,流金的岁月,有关古城历史的一切,值得每一个参观者带着对文化的尊重,永久记忆和珍藏!
我爱临海古城,我为我是临海人而感到自豪!
观博物馆心得优质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