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也疯狂》观后感7篇

时间:
Surplus
分享
下载本文

经常写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记录和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出色的观后感可以让我们在作品中发现新的视角和思考,下面是360好工作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上帝也疯狂》观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上帝也疯狂》观后感7篇

《上帝也疯狂》观后感篇1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信仰,无论是我们中国的佛,还是西方的天主教或者宗教,甚至是邪教,他们信奉自己所追求的信仰,并对他们信仰当中的神特别地敬重。我们中国就为了信奉菩萨而建立了许多寺庙,每逢传统佳节,必供奉菩萨。我们是这样,野人也是这样,他们也有自己的信仰,那就是上帝,不过他们可没有什么信奉菩萨的礼节,他们对现代都市的一切都不懂,甚至连打雷他们都以为是上帝在打嗝。这些人很会利用大自然的环境,所有的一切都认为是上帝赋予的。他们靠打猎为生,他们没有钱,没有城市里那些复杂的法律法规,很淳朴,他们过着平静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一个可乐瓶从空中掉下,他们从未见过这东西,这东西无比坚固,但是只有一个。渐渐地,他们开始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情感,他们开始不愿与人分享,甚至因此导致有好几个族人受伤,这些野人认为这是不祥之物,于是想把这个东西丢掉。另一边,城市的人们每天为自己所建立的复杂的生活而不断奔波,有一天,有两位从城市来的小姐和先生去了野人生活的地方,一路上意外连连,惹人发笑。城市的反动派杀害了几个重要议员,并挟持了很多孩子与大人。最后,野人西里和另外两个人一起打败了反动派,并解救了被挟持的大人与小孩。

这部电影搞笑而富有哲理,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复杂城市和淳朴野人的对比,人类自己创造出一个复杂的世界,用自己创造的条条框框来约束自己,逼迫自己在自己创造出的复杂生活生存。这都是因为人类自己的约束力不够强,所以才需要各种法律和法规来约束。城市里的人总是说自己多有文化,是啊,城市里的人很有文化,但是,他们却丢失了最原始的淳朴和对对方的尊重。

每次凯说起布希人的语言时,旁白都会适时地响起敲打的声音,让他们布希语听上去就像基因的解密一般神秘。

非洲布希曼土著人生活在离都市6000公里的卡拉哈里沙漠,这是个常年无雨到连动物都不愿生存的地方,可是布希人却顽强的生活下来。他们每天采集树叶上面的露水,挖地下的树根来取水,偶尔飞机从天空中飞过,他们甚至认为这是上帝在打饱嗝。

从飞机上砸下来的一个玻璃可乐瓶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生活在原始状态的他们非常的迷惑和好奇,于是便由一个玻璃瓶引发了好笑的故事。单纯纯朴和善良的凯从始至末只是想去世界的尽头丢掉他的玻璃瓶,最后,他走到茫茫一片云海旁的悬崖上,终于结束了他奇幻的历程,回到了他的部落。

布希曼土著人凯的扮演者叫历苏,他确实是布希曼土著人,他有点塌斜的的眉骨使他的眉毛和眼睛在太阳的阴影中组成了一个倒三角形;他雪白的牙齿让经常爱笑的皮肤黝黑的他看起来纯朴天然;他虽然只穿了一块小小的布衫,和都市人相比起来那么暴露和格格不入,可是却感觉他是那么自然,华服穿在他身上只是强加装饰而显得做作。

历苏自身的故事也许已经是一个传奇了,在他们布希曼土著人认为,即使取得片酬却不能够在部落里花,钱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张无法辨识的东西;3个妻子和6个儿女,要养活他们最好的方式确实勤恳的劳作,自给自足,呵呵,如果让他们碰上坠机后漂到荒岛上的连钻木取火都疯狂的汤姆汉克斯,那这样的故事又该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上帝也疯狂》观后感篇2

?上帝也疯狂》系列讲述的是在非洲的卡拉哈里地区,生活着一群生性乐观、知足自在的布希族土人,两万年来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虽然距离现代化大都市仅六百哩,但他们对于现代化的事物却一无所知。卡拉哈里是个半沙漠地区,一年中有九个月干旱无雨,许多动物都因为无法适应那里的环境纷纷离开,而它却是布希族人眼中的天堂——他们无须依靠地表水就能生活,拥有丰富的生存经验。

这个半原始的人类社会没有所有权,布希族人与世无争,过着单纯快乐的生活,却因为一只从天而降的可乐瓶发生了改变。这个来自文明世界的产物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也引发了嫉妒和仇恨,为了丢掉“上帝赐予的”“邪恶”礼物,部族成员基踏上了漫漫路途,也由此接触到了外面的世界、引出了种。种故事……

?上帝也疯狂》系列每部均有三条人物线索,如:第一部里的基、生物学家史帝和教师凯特以及xxxx波嘎,第二部里的奇哥、生物学家史蒂芬和律师泰勒以及奇哥的两个孩子。三条线索各自张弛有度地发展着又有条不紊地穿插着。

?上帝也疯狂》系列成功而难得地兼具了多种风格:既有严肃深入的思索又有轻松质朴的趣味,既有出自艺术手法的虚构与夸张又有基于人文视角的写实与细腻,既幽默逗乐又感人泪下,真真是回味无穷。

一方面,观众会为剧情乐不可支:政府军逼问口供的方法、香蕉林里劳娱结合的混战、破吉普车引发的种。种麻烦……很多都是基于非洲特有的地理环境和动物习性、看似信手拈来实则花费心思设计的误会与笑料,汇聚在一起就制造出了精彩纷呈、喧闹而富有层次感的喜剧效果。当然,其中不乏刻意制造的噱头,有些在今天看来已经很老套了,却被演员演绎得浑然天成,既在意料之中又有意外之喜。

另一方面,《上帝也疯狂》系列就像一部活动着的人类文明简史,生动、直观地呈现在观众眼前:片中有原始部族也有现代社会、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多种社会形态纵横交织在一起,多种文明集中地冲突着又温和地共生着。来自各个地域、阶级与国度的人们彼此好奇地观望着、谨慎地试探着、滑稽地碰撞着、真诚地感动着,所有矛盾都被处理得并不那么激烈,反而极富趣味与人情味,比如硬是要求交战国士兵、两个冤家对头手牵手才能摆脱困境。

在《上帝也疯狂》里,随处可见导演对人类自身发展的思考:文明在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还附带了些什么?为什么我们想方设法节省人力、改进环境,反而使生活变得更加复杂、紧张?不甘屈服于自然、反要它来迁就我们却又必须每时每刻去适应自己创造的环境……所有这些都具体化在了一只可乐瓶上。无疑,可乐瓶再适当不过了——它是原始部族接触现代社会的媒介、是工业文明的产物,也最能够代表美国对他国的文化侵袭。与其说它是上帝赐予的,不如说它是上帝授权人类制造的。

童话作家edith nesbit(伊迪斯·涅丝比)在其作品《the magic city》(魔术城市)里描绘过这样一幅景象:“里头有一条因为一时疏忽而订下的可怕律法——任何人只要开口要求使用机器,就会得到那部机器,但是必须一直保有并不停地使用它。”听起来很熟悉吧?这一具有寓言性质的律法在电影《jumanji》(勇敢者的游戏)里同样得以体现。上帝订立的规则也是如此:人类制造物品,享受其便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后果,比如丧失节制、产生依赖与环境恶化。人造物本身是无罪的,有罪的是人的贪欲。上帝不会收回一切,人类发展进程本身就是一条不归路。

于是,像布希族人争夺可乐瓶那样,一切都从不必要变成了必要。正如片中所说“(奇哥)很难描述外界的人,最后只好说他们会变魔术、让东西或跑或飞,但他们不够聪明——因为缺了那些东西之后,他们便无法生存。”基执着地要扔掉那只可乐瓶,莫若说是人类坚持要抛弃某些自身的罪恶,然而消除物品就能根除人性的弱点吗?退守到原始社会就能解决发展带来的种。种弊端吗?

影片流露出对人类社会初始状态的赞美。卡拉哈里地区是地球上最后的伊甸园,布希族是原始的乌托邦,没有私有财产、生活无忧无虑,导演jamie uys(杰米·尤易斯)毫不掩饰对这一理想国度的向往之情。正因为如此,基打了猎物要与人分享却被指控侵犯了私有财产,在狱中呈现出的呆滞与深受伤害的表情令观众印象深刻。

当然,这一切都只代表了导演个人的价值取向。对于私有制和阶级出现前的那段时期,人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慕情结。比如古希腊诗人赫西奥德将人类的发展分为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和黑铁时代四个阶段,越到后来越黑暗;印度史诗里的好些诗节热情讴歌过去那没有等级差别的社会;中国也有描述上古时代如何美好的神话传说。这种情结延伸出去就成为:笃信过去的一切总是比现在美好。出于对现实的不满又对未来充满困惑,只有通过美化、怀念过去以寻求安慰,却忽视了那个“过去”后人并没有经历过,或是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美好,或是忘记了所有的“过去”都是“现在”的累积。

《上帝也疯狂》观后感篇3

每次凯说起布希人的语言时,旁白都会适时地响起敲打的声音,让他们布希语听上去就像基因的解密一般神秘。

非洲布希曼土著人生活在离都市6000公里的卡拉哈里沙漠,这是个常年无雨到连动物都不愿生存的地方,可是布希人却顽强的生活下来。他们每天采集树叶上面的露水,挖地下的树根来取水,偶尔飞机从天空中飞过,他们甚至认为这是上帝在打饱嗝。

从飞机上砸下来的一个玻璃可乐瓶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生活在原始状态的他们非常的迷惑和好奇,于是便由一个玻璃瓶引发了好笑的故事。单纯纯朴和善良的凯从始至末只是想去世界的尽头丢掉他的玻璃瓶,最后,他走到茫茫一片云海旁的悬崖上,终于结束了他奇幻的历程,回到了他的部落。

布希曼土著人凯的扮演者叫历苏,他确实是布希曼土著人,他有点塌斜的的眉骨使他的眉毛和眼睛在太阳的阴影中组成了一个倒三角形;他雪白的牙齿让经常爱笑的皮肤黝黑的他看起来纯朴天然;他虽然只穿了一块小小的布衫,和都市人相比起来那么暴露和格格不入,可是却感觉他是那么自然,华服穿在他身上只是强加装饰而显得做作。

历苏自身的故事也许已经是一个传奇了,在他们布希曼土著人认为,即使取得片酬却不能够在部落里花,钱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张无法辨识的东西;3个妻子和6个儿女,要养活他们最好的方式确实勤恳的劳作,自给自足,呵呵,如果让他们碰上坠机后漂到荒岛上的连钻木取火都疯狂的汤姆汉克斯,那这样的故事又该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上帝也疯狂》观后感篇4

当老师说要播放一部电影时的那种神秘感让我很激动,在看这部电影时,既让我开怀大笑的同时也陷入了反思中,感悟现代生活中人的本性,我认为这确实是一部不错的影片。

故事是讲述三个发生在不同地区的故事。一个发生在原始部落区,一个发生在野外,一个发生在现代化的城市里。

影片一开始就是介绍一个原始族人的生活,他们的生活很简单,自给自足,而且很团结,每天都过着平凡、平静、并且和谐快乐的生活。这里的主人公是凯,在平静的生活中突然有一天,凯捡到了一个瓶子,那个瓶子对于现代城市里的人来说只不过是一件垃圾,但是,对凯他们来说却如获至宝。他们认为是上帝给给他们最好的工具。那个瓶子对他们每一个人有很非常有用。然而,也是因为这个瓶子,让族人产生了私欲,所以,他们开始因为它而争吵、打架。原本和睦的一个部落,变得暴动自私,族人们都认为那个是个不祥之物。于是,他决定要走到世界的尽头,把那个瓶子仍掉,还给上帝。

紧接着是另一个片段,讲述一个-组织到政府办公楼杀了一批政府人员后逃之夭夭。警察们紧追他们之后逮捕他们……

还有一个情节就是史帝先生在贫穷山区工作,这天,他要去接一位从城市来的女教师汤小姐。但是,因为史帝先生的内向,使得自史帝先生见到这位汤小姐开始,就状况连连,因此汤小姐对他印象不佳……

这三个故事一开始看起来并没有关联,但到了影片的后面就可以看到它们的紧紧相连。

首先是凯为了走到世界的尽头而离开了原始部落,渐渐地走到了史帝先生工作的山区。从小以狩猎为生的凯看到山区里人们饲养的羊便捕杀它们,但其实他并没有恶意。而山区里看羊的人却都误会了他,并将他关进牢房,后来他才被放出来。然后来到史帝先生和汤小姐工作的地方,跟史帝在一起。接着-在警察的追击下逃到山区,并挟持了当时正在给孩子们上课的汤小姐和孩子作为人质。凯以他那惊人的视力看到了远处正被-们挟持着的汤小姐和孩子们,告诉了史帝,于是史帝和他的同事决定要去救汤小姐和孩子。汤小姐和孩子们最后被解救了,所有人都平安无事,而且她对史帝先生的误会也化解了。最后凯走到一个悬崖边上,他以为那就是世界的尽头,所以他将那个“不祥之物”抛下深渊,便离开了,朝着那个属于他的家园而去……

三个故事最根本的关联点在哪里呢?表面上看是在影片将近结尾处三个故事中的人们意外的“会合”。往深层去看,我觉得影片要展示的是让人们重新去审视现代文明发展至今对人类自身的影响。

在影片中我们既看到了原始族人的淳朴、善良,深刻体会片中的原始族人,在捕杀动物时对它说:「对不起,我是不得已的,谢谢你让我得以为生。」时的境界,也看到了“文明”所带来的权力的争斗、战争,人与人之间的敌对……作为“现代文明”中的我们该如何反思?

原始部族中,人的淳朴、善良,人与人之间其乐融融,是一种近乎理想的世外桃源的生活。但我们也看到影片中凯因与外界的人无法沟通,带来的诸多“麻烦”。我们就需要思考,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如何既保持自身的本性和优良品质传统,又能融入到日新月异的世界中。一方面,不可否认,文明的步伐需要继续向前迈进;另一方面,现代文明不能成为埋葬人类自身的锐利武器,所以在人类越来越现代化的同时,更要保持我们的本性。

?上帝也疯狂》的情节很简单,但它展现的精神世界确很丰富。我们总认为我们的现代文明是很伟大的,但同时也忽略了很多精神方面的东西。这部影片很值得我们反思。影片中的景物很美,正如淳朴的布希族人,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关爱,乐于助人。而这种品质也正是我们迫切需要的,影片很好的表现了这一点。影片中的男女主人公可以看作是现代优秀文明中的两个代表。这一切都很好的体现了布希族人的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希望大家在看完这部影片后,也能很好的自我反省,真正的体会其中的意义,更好的把握自己!

《上帝也疯狂》观后感篇5

事先声明,这篇观后感是基于“设计美学”课的一份学科作业,所以一下所有围绕这部电影的探讨将只从设计美学这个角度出发。虽然,这部给我带来的启示绝不仅仅设计美学上的。并且,造成电影中种种的笑点,绝不仅仅是设计美学一方面的“贡献”,如果把所有责任都推到它身上,未免以偏概全了。当然,作为现代文明的一部分,设计美学绝对是脱不了干系的。

在我们说明设计美学的诞生和定位之前。我们必须明确一点,那就是设计美学一定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你甚至可以说它是近现代的;在远古社会或是说像电影里的布希族那样的原始部落里,是绝对不会有什么设计美学的。刚才已经提到了,设计美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一门致力于研究产品与人,技术与艺术,功能与形式,客观与主关的学科。它的产生与工业革命有着密切的关系,既与人的技术革新是息息相关的,因为在当时人们需要解决技术与艺术如何结合的问题。“所谓设计美学,就已蕴含在艺术介入技术的过程之中了。”随后,“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带来了产品的极大丰富,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的革命”。而“生活质量的核心可以说是审美”。所以说设计美学的诞生是人社会发展,技术革命,生活质量改善后的必然需求。

设计美学的诞生可以说是为了解决人们在精神层面的需求。他们既基于当下人们的审美需求,又引领着人们的审美方向。但是从哲学的层面去思考,何为美,又或是说什么样的东西才算是真正美的?是让人看了之后能够产生愉悦的东西?而在当下这个时代我们对于美的认知,是更多的出于本能的感受,还是我们的思维已经被某种理论所模式化。既我们在看到某种客观事物时,产生的愉悦感是自然而然的本能,还是某种已经被训练出来的条件反射?而我们又如何确定这个模式一定是正确的。亦或是说,人类走进自己建立的迷宫,并沉浸在其中不知自己已迷失了方向,不能自拔也不想自拔?不过,如果有个神,哦不,当然也可以是人站在这个迷宫的上空往下看,那展现在他眼前一定是很可笑的景象。而在电影里这个人就是“凯”!

由于一个被“众神”丢弃的玻璃瓶突然降临在“凯”的村落里,给村子带了全所未有的“灾难”,于是“凯”踏上了“还瓶”的旅程。整部电影在两种不同的视角间切换,布希族人“凯”和“我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实这也是两种不同的思维的碰撞,人类最质朴的本能感受与接受过设计美学“良好熏陶”的现代人类审美观。在两方的眼中,对方都是丑陋的,不可理解且可笑的。正如电影中“凯”描述我们眼中的金发大美人是世界上最丑的“神”一样。但是双方又是有共同点的,他们都向往着美好和谐的生活。不同的是,布希族认为他们已经处在这种美好生活之中并安于这种现状;而另一边则认为他们比原始人生活的更好,当然现在还不是最好,他们还在通往未来“最好”的道路上“艰苦奋斗”着。为什么“他们”会觉得自己过得比原始人好,比原始人美?因为“他们”有“漂亮的衣服”,原始人没有;因为“他们”有“可以随身携带的水瓶”,原始人没有;“他们”有“可以代步的汽车”,原始人没有;“他们”有“可以维持秩序的法律规定”,原始人没有……但是,这些东西真的是必要的吗?!它们真的是美的吗?!拥有这些东西我们还在通往“美好幸福”的道路上,而“什么”都没有的布希族却(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达到“美好幸福”了。反而是我们的一个用来通往“美好幸福”的工具——玻璃品,打乱了布希族的“美好幸福”。这些东西,到底是给我们带来“美好幸福”,还是带来更多麻烦?正如,电影一开场说的那样,人为了更好的生活,他们学会了不断改造身边的环境,但是有趣的是,不断被改造的环境反而越来越复杂,以致人们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着的复杂环境……想想电影里那位倒霉的生物学家的破车吧。它是如此复杂与脆弱,以至于连它的主人都很难hold住它。这样的工业产品真的是“美好的”吗?

那什么样的产是“美好的”呢?也许iphone5的广告能给我们一点启示。刚开始看这部广告的时候,我真想上去揍那帮家伙。我见过扯淡,没见过这么厚脸皮扯淡的……但是全看完后,我意识到,苹果公司是希望他们的iphone5不仅仅是个产品,更希望它能成为一种理论和思想。一种引领世界设计的的思想。我的一位老师说过,iphone5提出的是交互设计的极致。也许美好的产品就应该是这样,它不是突兀出现或是强加给你的,它是如此自然而然,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融为一体;它是如此和谐,以至于你都发现不了它。但是当你需要它的时候,它会自然而然的出现在你身边,帮你解决任何问题,不需要的时候它又会回到环境中去。正如布希族身边的那些树木,动物,水,天空……拥有和运用这些,布希族就可以一直“幸福”的生活下去。

最后让我们回味一下电影的题目《上帝也疯狂》。在布希族人眼里,我们就是神;而相对于“我们”,布希族所处的位置就是“神的视角”。再次借用一下那个经典句式,到底是布希族疯了,还是“我们”疯了;到底是“神”疯了,还是“人”疯了?恩,没错,也许现在“神”正坐在我们头顶上,吃着爆米花,看我们笑话呢。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信仰,无论是我们中国的佛,还是西方的天主教或者基督教,甚至是邪教,他们信奉自己所追求的信仰,并对他们信仰当中的神特别地敬重。我们中国就为了信奉菩萨而建立了许多寺庙,每逢传统佳节,必供奉菩萨。我们是这样,野人也是这样,他们也有自己的信仰,那就是上帝,不过他们可没有什么信奉菩萨的礼节,他们对现代都市的一切都不懂,甚至连打雷他们都以为是上帝在打嗝。这些人很会利用大自然的环境,所有的一切都认为是上帝赋予的。他们靠打猎为生,他们没有钱,没有城市里那些复杂的法律法规,很淳朴,他们过着平静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一个可乐瓶从空中掉下,他们从未见过这东西,这东西无比坚固,但是只有一个。渐渐地,他们开始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情感,他们开始不愿与人分享,甚至因此导致有好几个族人受伤,这些野人认为这是不祥之物,于是想把这个东西丢掉。另一边,城市的人们每天为自己所建立的复杂的生活而不断奔波,有一天,有两位从城市来的小姐和先生去了野人生活的地方,一路上意外连连,惹人发笑。城市的反动派杀害了几个重要议员,并挟持了很多孩子与大人。最后,野人西里和另外两个人一起打败了反动派,并解救了被挟持的大人与小孩。

这部电影搞笑而富有哲理,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复杂城市和淳朴野人的对比,人类自己创造出一个复杂的世界,用自己创造的条条框框来约束自己,逼迫自己在自己创造出的复杂生活生存。这都是因为人类自己的约束力不够强,所以才需要各种法律和法规来约束。城市里的人总是说自己多有文化,是啊,城市里的人很有文化,但是,他们却丢失了最原始的淳朴和对对方的尊重。

上帝疯狂了,让淳朴的野人和复杂的城里人碰到一起,;上帝疯狂了,让野人学会了开车;上帝疯狂了,让人类互相残杀……是的,上帝疯狂了,于是人们陪他一起疯狂。想跟着上帝一起疯狂吗?请关注电影《上帝也疯狂》!

《上帝也疯狂》观后感篇6

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受到了土著民族的风味,他们并不是一无所知,他们会用自己不同的方式来抵抗沙漠的动物,用不同的方式来解渴。他们并不了解世间的恶劣,在那个战争的时代,他们是和平的,安详的……

可是,在一次偶然,土著人奇哥的两个孩子误上了一辆白人象牙偷猎者的卡车,他们发现了许多新鲜的东西,让他们很兴奋一路上,有象牙作伴,摘树上果实,他们还发现了最宝贵的东西——水,他们在水箱里打滚,嬉戏,十分有趣。在这个时候,奇哥发现自己的孩子们不见了,他就沿着汽车的轨迹,跑呀跑呀……这个时候,女博士和动物学家驾驶着飞机,可是不幸的是飞机坠落了,挂在了飞机上,于是,他们开启了沙漠之旅。在茫茫的沙漠里,有两位不同国家的战士开展了激烈的战争,他们遇到了女博士和动物学家还有奇哥。他们在一次危险中互相帮助,渐渐地成为了好朋友。最后,奇哥找到了自己的孩子,一起相拥在了一起……

这是一部非常搞笑的电影,一次一次的偶然,让不认识的人成为了好朋友,讽刺了当代人的冷酷和无情……

《上帝也疯狂》观后感篇7

?上帝也疯狂》是个挺好玩的电影,基本处在石器时代(这个词用在布须曼人身上还不大准确,他们生活的沙漠里面没有啥石头,只有点木头)的土著人,成天乐天知命的活在大漠桃花源里面,外面怎么富裕或者是怎么贫穷都跟他们没啥关系。突然有一天有个闲着没事的飞行员“叭”把一个可口可乐瓶子扔给了他们,于是那个叫“凯”的土著人可高兴了,这是上帝的大礼啊!没别的东西比这个玩意儿更硬了,可以搓蛇皮敲木头还可以吹出点声音啥的,可是这个好东西好是好,却——催发出了这个原始共产主义社会里的私有制根源,大伙都想用,可瓶子只有一个,凯哥很生气,他也得用啊,大家就因为这个干起来了,不和谐了。

凯倒是一个原始共产主义好战士,觉得这个玩意儿不是啥好东西,是上帝给他们的不祥之物,坚决要扔掉,先埋到地里,叫土狼给刨出来了,没法子,凯索性去寻找“世界之尽头”去解决私有化的害人精去了。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外面有“又丑又白”的女老师汤普森小姐,外面有会“收集肥料”开破吉普的搞笑博士,外面有懂布须曼话的“白毛神”修车师傅,哦,最重要的一点,外面还有一开枪干掉半个政府的坏人,所有的这些,对于凯来讲都是神仙般的存在,神仙的生活不比布须曼凡人,要泡妹子,开破车和搞得教室叮当响是不行的,因为一点小破事搞得大博士跟流氓似的是不行的,要开车,把车挂到树上也是不行的,与洪荒状态的布须曼人相比,文明社会有点可笑。最重要的一点是,来到外面的世界的凯哥完全没有私有财产的概念,打死一只牧民的羊,还要邀请牧民家的小孩吃烤羊肉,结果——上法庭了,法庭对于他来讲完全是个不知是何物的劳什子,再穿上那件劳什子汗衫,再接受那个劳什子的审判,再进那个劳什子的监牢,哎,堂堂布须曼男子汉,居然成了1980年出生的小婴儿,整个世界都劳什子了!凯哥怕得要命,连东西都不想吃,好在世上还有好心人,大博士救了他出来。

全篇最大量的亮点就在于从坏人手里解救人质这一段,大博士利用自己的智慧,凯利用自己的特技显示了他们都不是吃干饭的,但是……真正逞英雄的,却是那个开狩猎车的小资,好在编导似乎不愿意让我们感受到文明社会太糟糕,连一群洪荒时代的人们都比不上,最后还是让大博士和汤美女团圆了,但对于凯,这一切与他无关,他只是要—处理掉那个上帝给他们的麻烦,那个倒霉催的瓶子,好在他也找到了他想象中的世界尽头,一切都大团圆了。

两个几乎无交集的社会这样碰过了头,好在结果万事大吉,没出现啥太大的文明病问题,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编导还是希望我们生活简单一些的吧,他也许会成为老庄的信徒,可如果真要绝圣弃智,我估计——还是把我们这个世界的瓶子,以及一切私有财产消灭掉吧,可惜,这种恐怖的实验,已经做过了。

《上帝也疯狂》观后感7篇相关文章:

使命观后感7篇

狐?观后感7篇

少年梦观后感7篇

《孔雀》观后感7篇

电影1921观后感7篇

作文素材观后感7篇

狐?观后感精选7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7篇

园林的观后感7篇

和你一起观后感7篇

《上帝也疯狂》观后感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6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