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教案不仅关注知识传授,还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合作编写教案,教师可以互相借鉴,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下面是360好工作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蒙氏美工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蒙氏美工教案篇1
托班美工:妈妈的长寿面
设计思路:
生日,是孩子最难忘、也是最开心的事情。根据“娃娃家”主题的内容与要求“了解自己的家和家庭成员,亲近父母和长辈,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怎样把“过生日”与“亲近父母”有机地结合,让孩子在过生日中激发爱父母的情感?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希望在为妈妈过生日的情境中,鼓励孩子运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同时,借助于生活化、情景化、游戏化的.内容,让孩子学习美术活动中一些简单的技能技巧,更好的服务于孩子的活动。
预设目标:
1、在为妈妈过生日的过程中,亲近妈妈,激发孩子爱妈妈的情感。
2、尝试画线条,并鼓励孩子能有选择的进行粘贴。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纸碗。
2、配料(菜叶、辣椒、蘑菇、虾米、肉、荷包蛋)。固体胶。彩笔。
3、蛋糕。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为妈妈过生日
1)经验讲述:你是怎么过生日的?
2)经验迁移:为妈妈过生日。
2、帮妈妈做面条
1)演示:画面条、粘贴配料。
2)鼓励孩子动手帮妈妈做面条。
妈妈肚子饿,面条满又满。
妈妈喜欢在面条里放什么呢?(粘贴一些配料,鼓励孩子自言自语。)
3、妈妈夸夸我
“我做的面条香吗?”鼓励孩子亲近老师,在老师的表扬中体验快乐和成功。
蒙氏美工教案篇2
设计思路:
小班幼儿很喜欢吹泡泡,没事的时候总喜欢在嘴里玩着泡泡沫,有各别小朋友把周日买的吹泡泡玩具带到了幼儿园,她们都很感兴趣,追着阳光下的彩色泡泡跑来跑去,兴奋的不得了。于是我设计了这节美术活动——吹泡泡,让幼儿在吹吹、玩玩、画画中体验美术活动的无穷乐趣,以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吹泡泡的方法用三种不同的颜色作画。
2.体验美术活动中的乐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绘画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范例;
红、黄、蓝三原色颜料的洗洁精水;
吸管;画纸;鞋盒盖。
知识准备:已经会用吸管吹泡泡。
活动重点:用三种颜料吹画。
活动难点:将吹出的泡泡轻轻地放在画纸上,并留下彩色泡泡。
活动过程:
(幼儿“小鱼游”进场)
1.以参加海底世界的吹泡泡比赛导入课题,引起幼儿作画的兴趣。
2.和幼儿共同讨论怎样吹出彩色的泡泡。
(引导幼儿说出是用吸管吹出的泡泡画,请幼儿认识作画材料:三原色洗洁精水、吸管)
3.教师示范作画步骤:拿相应的吸管轻轻的蘸上颜料——拿平吸管,轻轻的'吹出泡泡,并在画纸上留下彩色的泡泡。
4.请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l 提醒幼儿用不同的颜色吹出彩色的泡泡。
l 帮助幼儿掌握吹泡泡的方法。
l 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在画纸上吹满泡泡。
l 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不要把染色的泡泡吸入嘴中。
5.请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鼓励幼儿发挥想象,说一说吹出的泡泡画像什么?
6.结束部分:丁丁评委请我们参加泡泡节舞会,幼儿”小鱼游”出场。
蒙氏美工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增强自护意识。
2、教会幼儿一些必要的自护方法,并能进行必要的自我保护。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4、增强安全意识,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危险的地方玩耍。
5、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准备:
1、 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图片、影碟片等相关资料;
2、 影碟机;
3、 奖品;活动过程:
(一) 教师以“生活中的危险真不少”引入课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 组织幼儿观看四个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前半段:
1、小孩独自在家时,突然发现小偷进屋偷东西;
2、小孩独自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
3、小孩独自在家时,家里突然着火了;
4、小孩独自在家时,突然发生了食物中毒、受伤、生病的事件;
(三) 组织幼儿自由讨论:遇到上述的四种危险时,怎么办?
(四) 师生谈话活动,教师引导幼儿想出各种正确有效的办法。
(五) 组织幼儿观看四个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后半段:
1、 发现有小偷时,可悄悄的溜出门去报警或找邻居帮忙等;
2、 有陌生人敲门时,不可随便打开门,可打电话告诉大人等;
3、 家里着火了,先打开门逃生再求助,无法逃生时要先打电话告诉大人、打电话报警等;
4、 发生食物中毒等事件时赶紧打电话告诉大人等;
(六) 师生共同小结影蝶片中传授的办法和小朋友及教师想到的办法,教师要一边小结一边出示相应的图片或资料强化幼儿的记忆。
(七) 活动小结:
1、 教师再列举一些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并介绍其应变与防护的办法;
2、 教育幼儿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能发生危险,只有不去做危险的事,并在面对危险时能够保护自己才能避免灾难的发生;
(八) 活动延伸:
激励幼儿在平日生活中多注意观察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在自主寻求自护办法后,与大人共同商讨自护的办法。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小班的教师,班上的孩子年龄幼小,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老师就要将工作做到最细微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学习,积累,调整。我想,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好方法,那时,幼儿的安全问题不会再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
蒙氏美工教案篇4
设计意图:
大千世界,每个地方每个角落,都存在着色彩。普辛曾讲过:"色彩是吸引眼睛注意的诱饵,所以,从小应让幼儿用多种感官去感受色彩、认识色彩、激发幼儿对美的追求。"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本活动,并根据小班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借助绘本《好饿的小蛇》生动、有趣的画面制作了ppt。活动中我选择性地截取绘本部分画面,创设情境贯穿始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猜测相应形状的水果,并巩固对红黄两色的认识。接着制造"水果隐身"这一情景,引发幼儿学习揉搓纸球给相应颜色的水果填色,再次让幼儿练习从外形上区分水果品种,并给不同水果匹配相应颜色,对之前所学知识进行高一层次的巩固练习。整个活动让孩子们在猜猜、说说、做做中充分感受到了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1。根据形状猜测水果,并能说出水果的相应颜色,巩固对红黄两色的认识。
2。学习揉搓纸球,并根据水果颜色选择相应颜色的纸球在水果轮廓线内粘贴填色。
3。能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并坚持完成作品,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认识一些水果,知道它们的形状和颜色。
2。物质材料准备:《好饿的小蛇》截图ppt;树干图每组一张;红黄两色皱纹纸、胶水各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激兴趣,理解故事内容。
这是谁?它在哪里?
原来这是条好饿的小蛇,好饿的小蛇扭来扭曲在散步,同时也在找东西吃。
二、根据形状猜水果,认识水果颜色。
1。 根据月牙形猜水果,并认识黄色。
你猜猜,好饿的小蛇吃了什么?(香蕉)
你怎么知道是香蕉的?香蕉是什么颜色的'?
还有什么水果也是黄色的?
2。 根据圆形猜水果,并认识红色。
你猜猜,好饿的小蛇还吃了什么?
你怎么知道是苹果的?苹果是什么颜色的呢?
还有什么水果也是红色的?
刚刚好饿的小蛇吃了黄色和红色的水果,可它还没吃饱,还想吃呢!可树上的水果都隐身了,躲起来了,怎么办呀?我们来帮忙找一找好吗?
三、学习揉搓团纸球,感受填色快乐。
1。 教师示范填色操作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操作要求: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水果轮廓,想一想它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再选择相应颜色的皱纹纸,放在手心揉一揉、团一团,一个纸球做好了,再用胶水粘一粘。
2。 幼儿尝试填色游戏
小朋友,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帮好饿的小蛇,把水果都"找"出来,好吗?
四、相互欣赏果园,获得成功体验。
小朋友们帮好饿的小蛇把水果都"找"出来了吗?谁来说一说你找到了什么颜色的什么水果?
小朋友,你们今天开心吗?为什么?
让我们一起来跳个快乐舞吧。
蒙氏美工教案篇5
设计意图: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季节特点,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使幼儿体验动手操作带来的愉悦。进一步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对美工活动的兴趣,我设计了《漂亮的帽子》这一活动。此次活动由本人自己设计。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带来的愉悦。
2、通过让幼儿组装帽子、装饰帽子等活动,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课前活动手指,儿歌《手指歌》。
2、各种废旧的方便面碗或桶,废旧的衬衣盒或衣袋,双面胶、废旧及时贴、海面垫等。
3、一段舒缓的背景音乐。
4、数码相机一台。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件非常特别的礼物,这顶帽子和我们平常戴的帽子一样吗?它是由什么材料做的?你们想不想给自己做一顶戴?
2、教师和幼儿讨论做帽子:小朋友们看这是帽子的什么?{帽顶}这是帽子的什么?{帽沿}把帽顶和帽沿组装起来,然后进行装饰。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3、幼儿自由做帽子,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制作,注意色彩的搭配。
4、活动结束:看到我们自己做了这么多漂亮帽子,你们心情怎么样?自己表扬自己一下。你们说这些废旧的方便面碗或桶,还有废旧的纸袋、纸盒子神奇不神奇?以后家里有这些废旧物品能不能就随便把它扔掉?{那样就太可惜了,留着总会有用的}。这么漂亮的帽子想不想戴上拍照留念?从电脑里看一看我们自己做的帽子,体验成功的快乐。
5、活动延伸:帮娃娃家的娃娃们做凉帽。
蒙氏美工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知道鱼是有各种形状、颜色、大小的,并初步了解鱼的基本结构。
2、区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半圆形,尝试用组合图形的方法拼搭鱼。
3、培养幼儿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带幼儿到 “海底世界”参观
2、各种大小、颜色的半圆形、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形状模板
3、印有水草等装饰的画纸
4、各种颜色的蜡笔、浆糊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前几天我们参观了海底世界,海底世界里都有哪些小动物住在里面呢?”(知道海底世界里有许多鱼和其他的小动物。)
“他们长得一样吗?”“你都看到了哪些形状的鱼?”
(二)、出示各种形状模板,拼拼玩玩,认识鱼。
1、认识鱼,知道鱼是有哪几个基本部分组成的.。(鱼身、鱼尾和鱼鳍)
2、观察认识材料。
(1)请你们看看这里都有哪些形状的材料?(出示四种形状模板)
(2)分别辨认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半圆形,并在自己的桌子上找出图形。
3、 尝试拼搭各种形状的鱼
(1)、材料准备好了,让我们试试用这些材料能不能造出新房子。(老师示范模板拼搭小鱼)
(2)、幼儿操作,师指导幼儿拼搭
(三)、幼儿作画,教师进行指导。
1、将拼搭好的“小鱼”粘贴在纸上。
(1)“我们做好的小鱼十分想家了,让我们把他们送回海底世界吧。”
(2)教师示范一条小鱼的粘贴过程:鱼身—鱼尾—鱼鳍
2、添画鱼的各种花纹
“小鱼的身上还有许多美丽的花纹,请小朋友用小蜡笔为它们画上吧。”
(四)、幼儿自我介绍并欣赏作品:
1、“你的海底世界里,都有哪些形状的鱼呢?”
2、为自己的小鱼取名字。
“你为它们取什么名字?”
蒙氏美工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