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课堂互动性,教师需要在教案中设计丰富的活动环节,一份精心策划的教案能够为教师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建议,拓展学生的视野,下面是360好工作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恐龙的教案优秀5篇,感谢您的参阅。
恐龙的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生字,会读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说明文用词准确的语言特点。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培养探索科学的兴趣。重难点:通过朗读体会课文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喜欢恐龙吗?虽然恐龙已经灭绝了,但它留下很多谜等着我们解开。这节课中古时期的恐龙来到我们的教室,你们高兴吗?请你们大声喊出他们的名字。(课件播放幻灯片)
2、恐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映像?
3、出示课题,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同学们读课文后,对解开自己的疑惑一定会有帮助。(课件出示自读提示)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词)出示拼音拼读生字,去拼音读词,开火车读词。
挑出课文中的生字,指名读。
同位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鸽,盈
请同学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
和同桌说说怎样才能把这个字写好。指名说。
师范写,学生学写。
生生评价写字效果。
4、再读课文,相信你会把课文读得更加流利。注意读好关于描写恐龙和鸟类的词语。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课件出示:五彩斑斓
凌空翱翔
轻盈
茹毛饮??
笨重
迟钝
这名读词,男女生对比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是的,鸟类和恐龙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是科学家却发现了他们二者有关系。在课文的第一段科学家得出了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结论。请你快速读课文第一段,用笔画出这个结论。
3、指名读。(课件出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飞翔的鸟儿。
4、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出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飞翔的鸟儿。
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经过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飞翔的鸟儿。
通过对比读你认为哪一件话更好?说出理由。
教师总结:本篇课文是科学说明文,字里行间体现出了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用词准确是这篇课文的特点之一。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细细体会。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1、科学家得出结论就,一定会有充分的证据。那么他们掌握的证据是什么呢?
2、对!就是化石。课文第二段向我们展示了科学家的论据。请结合导学案的课内探究第一题自主完成第二段的学习。(课件出示课内探究第一题)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出科学家提出了什么假说?用——划出来。课文哪些句子写出“鸟儿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事实”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3、自主学习。
4、在小组内讨论,教师指导。
5、汇报,科学家提出的假说。板书:提出假说。并相机理解什么是假说。
6、汇报,事实依据。板书:寻找证据。理解欣喜若狂。指导读好科学家的兴奋之情。
7、师提出一个世纪是100年,从19世纪到20世纪末,将近200年的时间,科学家们代又一代为找到化石而努力。他们曾经为了科学研究工作爬上深山,却没能寻得化石,如今却在我国辽西找到了。他们曾经为了科学研究工作潜入海底,却没能寻得化石,如今却在我国辽西找到了。他们曾经为了科学研究工作走过沙漠,却没能寻得化石,如今却在我国辽西找到了。辽西的发现多么重要,课文中的哪个词语,体现了它的重要性?理解“点睛之笔”。师解释,画卷就是科学家工作的历程。
8、我们知道了结论,可是探究结论的过程是多么艰辛,我们齐读1、2自然段,体会这一历程吧。
9、板书:得出结论。
五、总结:
科学家经过研究提出假说,为了证实假说,科学家们历经千辛万苦寻找证据。最后得出结论。那么科学家又是怎样推演了恐龙的一支变成鸟儿的历程呢,我们下节课学习。
六、布置作业
在作业本上工整书写汉字。
找出课文中你认为用词准确的句子读一读。
恐龙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 欣赏和交流,了解恐龙不同的外形特征。
2. 能运用有关恐龙的已有经验,抓住不同恐龙的特征用水粉画的形式进行表现。
3. 能大胆表现自己想象中的恐龙。
4. 引发幼儿学习恐龙的兴趣。
5. 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恐龙有初步的认知;已有水粉作画的经验
2.物质准备:恐龙活动视频;恐龙图片(霸王龙、剑龙、翼龙、梁龙、棘龙)、恐龙身体局部特征图片;作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小朋友你们知道恐龙吗?
2. 看视频:老师这里有一段有关恐龙的视频,看看里面是不是有你认识的恐龙。
二、观察感知不同恐龙的外形特征
1.出示恐龙图片:老师收集了这几种恐龙的图片,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除了这几种恐龙,你还认识哪些恐龙?
2. 刚才聊了恐龙朋友,接下来要请你们画一画恐龙。你最想画哪些恐龙?怎样的来表现它的身体特征?比如:霸王龙、剑龙、梁龙,它们的身体上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将特征图片摆在相应的恐龙图片下。)
三、幼儿大胆作画
1.你可以画自己喜欢的恐龙,也可以画刚才我们说到的.恐龙。
2.今天我们用水粉颜料来画,在使用颜料的时候要注意哪些事情?
3.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能够表现出恐龙的外形特征,大胆构图和配色,有想象力。恐龙画好后,可以添画上一些植物,丰富画面。
四、作品展示
1. 你喜欢哪一只恐龙?你看得出这是什么恐龙吗?
2. 请小朋友相互交流,说一说自己画的恐龙。
小百科:恐龙种类多,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大,其中最大的易碎双腔龙可能超过50米,而最小的蜂鸟可能还不到10厘米。就食性来说,有温顺的草食者和凶暴的肉食者,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
恐龙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有关恐龙的已有经验,按意愿绘画出不同动态和表情的恐龙形象。
2.有主动交流和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画恐龙的有趣、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
1.电脑、电视机、ppt
2.蜡笔、纸、记号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我喜欢的恐龙”,巩固对恐龙外形的认识。
1.教师:昨天小朋友们都谈了很多自己认识的恐龙,那你们喜欢和恐龙交朋友吗?
2.你最喜欢什么恐龙,它是什么样子的?你来学一学他的动作.
3.个别幼儿回答,老师根据情况适当补充。
4.老师今天请来了一位恐龙朋友,看谁呀?我们听听看,他在说什么:我是蛇颈龙,听说你们都很喜欢我,我很开心,可是我一个人太孤单了,你们愿意帮我找些朋友吗?
二、示范讲解,帮助幼儿掌握恐龙的基本画法。
1.教师:你想给蛇颈龙找个什么恐龙朋友呢?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它能做些什么不同的.动作和表情?
2.请个别幼儿示范画。
教师:谁愿意上来画一画你喜欢的恐龙?
3.个别幼儿绘画,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指导。重点引导幼儿画出恐龙的动态和表情。
4.教师重点示范不同恐龙的突出特征的画法:霸王龙的头和嘴巴、剑龙的背部、角龙的头、蛇颈龙的脖子等。
三、幼儿绘画,老师观察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地画出自己喜欢的恐龙的外形特征以及它的动作或表情。
2.根据自己经验,可以画两到三种不同的恐龙。
3.老师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完成作品。
四、将作品展示出来,布置成“恐龙大聚会”,和幼儿一起讨论欣赏。
1.老师以蛇颈龙身份寻找自己的好朋友,表扬准确画出恐龙特征的幼儿。
2.幼儿相互猜所画恐龙的名称。
恐龙的教案篇4
【教材内容】
?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人教版新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31课(需2课时)。
【教材分析】
?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发现问题,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证实假想的探索过程,同时向我们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语言准确生动,内容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语言准确生动,同学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课文描绘的情景,展开丰富的、合乎情理的想象,融入自身了解的有关恐龙进化的知识。采用质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树立同学探究意识,培养同学钻研科学的精神。
【教学理念】
教学中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突出同学的主体地位让同学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溢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天性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弄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一支恐龙怎样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并有条理地说说。
3、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同学大胆质疑、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弄懂课文内容,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2、难点:
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课时布置】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和听说过恐龙这种动物,喜欢它们吗?课前你们已查阅了许多方面的资料。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
1、课件出示各种恐龙和鸟儿的动态画面,说说你知道它们哪些特点。
2、我们都知道了恐龙是一种庞然大物,现在已经灭绝了,然而有谁回想到这种庞然大物会与灵活的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呢?这节课就来解开这个谜团。
3、板书课题:
飞向蓝天的恐龙
4、读题、解题:
是指恐龙中体轻的一支逐步有陆地生存转向空中,最终演化成鸟儿。
二、整体感知,回馈预习
1、自读全文:
指名逐段读,想:
课文写了什么,你对哪局部内容感兴趣。
2、查生字掌握情况:
⑴读词语竞赛,出示生字词屏:
分小组读、男、女生读。
⑵猜词语竞赛,出示字屏:
颜色多,绚烂多彩──五彩斑斓 在空中回旋地飞──飞翔
高高地在天空中或高升到空中──凌空说话或写文章时最重要的局部──点睛之笔。
⑶根据动作选配词语:
放映有关恐龙与鸟类动态画面,认识局部词语,如:
(恐龙的)笨重、愚钝……;(鸟儿的)轻灵、敏捷、飞翔……
3、指名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三、精读重点,领悟写法
1、阅读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方法:
⑴先自身读。
⑵再讨论。
⑶汇报:
①第一种大约出现在……和狗一般大小……
②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家族……
③其中,一些……长得……像鸟类……
④它们学会了滑翔……飞向蓝天的鸟类。
2、阅读感悟写法上的特点:
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如:
⑴地上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年。
⑵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3、用自身的话说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4、有感情地朗读自身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1、指名带读生字词,听写局部生字。
2、上节课同学们了解了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并提出了恐龙怎么会飞的疑问?下面,我们来认真阅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理清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段:
⑴自读一自然段,画出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二者毫不相干。
⑵“毫不相干”是什么意思?“二者”指的是谁?归纳二者在外形、习性方面的不同点。
⑶指导朗读,个别读,齐读:
师:为了给人类的假想找到依据,中外科学家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它们分别有什么样的发现?
2、默读第二段,考虑中外科学家的不同发现,并小组交流:
⑴媒体出示第二段最后一句话“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副古生物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⑵“点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点睛”之笔呢?
⑶指导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科学家在钻研过程中的心情。在读中感悟欣喜若狂的含义。
三、学习三、四自然段
1、轻声自读这一局部,并画出自身认为写的好语句多读几遍。说说这局部介绍的是什么?
(介绍的是亿万年前恐龙的庞大家族。)
2、指名读三、四段,小组讨论:
陆地上的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飞向蓝天的?
3、完成表格:
恐龙的庞大家族
恐龙的演化过程它们各自的特点作者说明的角度
4、考虑:
在作者描写的内容中,哪一支描写的最具体?这样具体的描写有什么好处?
理解:
“一支”是指恐龙的某一个分支,而不是全部。
“漫长的演化”是指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过程。
5、在这个大家族里,哪种恐龙经过演变飞上天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6、再读全文,根据课文内容,想象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7、班上交流:
有条理地说一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8、练习背诵猎食性恐龙演变成鸟类的过程。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五自然段,考虑:
这一段有几句话?哪句话是这一段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希望能够重现这一历史进程”这句话包括的信息?
2、理解:
随着越来越多精美化石的发现,他们里这一愿望的实现已越来越近了:
要证明鸟类是由恐龙进化而来,只能依赖于对化石的采集。假如能把恐龙向鸟儿进化的过程全部以化石的形式展现给大家,就毫无疑问地说,鸟儿是恐龙进化而来。
3、齐读最后一段。
五、概括全文
本文假想了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说明简洁,意思完整,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激发了我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六、积累语言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课文有许多语句的意思表达得很准确,请你找一找、读一读,如:
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凌空飞翔的鸟儿。将这样的语句誊写在积累本上。
七、作业
1、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⑴恐龙最终都演化成鸟类大家族。 ( )
⑵恐龙演化成鸟类经过了三千万年。 ( )
⑶带羽毛的恐龙化石是证明恐龙能飞上蓝天的关键。 ( )
2、分析下面的句子,说说好在哪儿:
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飞翔的鸟儿。
3、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呢?
恐龙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按主题尝试运用已有的建构经验构造恐龙。巩固幼儿粘合、拼接结构的技能。
2、培养幼儿相互帮助,互相合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
1、有关“恐龙”课件。
2、积木,胶粒、恐龙、雪花片等玩具。
活动过程:
一、提出主题,幼儿构思建构内容。
1、出示恐龙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恐龙身体各部分特征。
2、引导幼儿讨论恐龙用什么材料建构。
二、幼儿分组建构,教师观察指导,启发幼儿用各种材料及胶粒建构恐龙,建议与同伴合作。
三、幼儿搭建结束,组织幼儿欣赏恐龙,分享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并提出下一次建构的要求。
活动反思:
本月开展的主题是动物我们的朋友,动物是幼儿成长中的亲密伙伴,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中几乎总是听着动物的故事、抱着毛茸茸的动物玩具、看着各种动物卡片和图书,和动物朋友们一起成长。对于恐龙,孩子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孩子们对恐龙既熟悉又陌生。当我提出游戏主题时,幼儿非常兴奋!为了让幼儿对恐龙的外形特征有较深刻的了解。活动前我收集了各种各样恐龙的图片,制作成课件。
活动开始我先通过课件引导孩子观察恐龙的外形特征,再引导孩子看恐龙的视频了解恐龙的生活形式,让孩子了解恐龙的相关信息后,启发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自由结伴建构恐龙。孩子们立刻积极投入到搭建中。他们搭建的恐龙形态各异,大小不一,选用材料也不同。有的幼儿将拼好的恐龙两两对峙怒吼,说是准备搏斗。我觉得幼儿第一次搭建,能有这样的成效已经很棒了!不足之处:适合搭建恐龙的材料还不够丰富,限制了幼儿创造力的发挥!
恐龙的教案优秀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