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习惯,教师们为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需要认真制定教案,360好工作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布和裤绕口令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布和裤绕口令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游戏表演中体验绕口令的趣味性。
2、练习发准易混淆的字音"毛"、"白猫"、"黑猫"。
3、初步学会朗读绕口令《黑猫白猫》,理解绕口令的主要内容。
活动准备:
猫图片、绕口令ppt、白猫与黑猫头饰
活动流程:
一、谜语导入老师: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我们来玩猜谜语游戏,看看哪个小朋友回答的最快?
谜语
1:八字须,往上翘,说话好像娃娃叫;只洗脸,不梳头,夜行不用灯光照。(幼儿答不出时进行第二个谜语)
2:头像老虎不是虎,脚穿软鞋捉老鼠,夜里眼睛圆又大,说话好像小娃娃。
小朋友们快快动起你们小脑袋,好好想想。
预设答案:
a、"是猫。""哇哦!!对了,是猫。我们班那位小朋友家里养了猫啊!好,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小猫咪哦!"(出示图片,进入下一环节)
b、"不知道或是其他。""我们在想想,这到底是什么呢?它是抓老鼠的哦,想到了没有?好,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到底是什么。"(出示图片,进入下一环节)
二、出示黑猫白猫的图片并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1、出示第1、2张ppt,"周老师将小猫们带来了,我们一起看看"让幼儿独自观察图片
2、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幼儿:"颜色不同""......"(对小朋友的回答做个总结,根据当时情况而定。)
3、今天周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关于猫的绕口令,等下老师要听听那个小朋友的声音最好听。
三、出示《黑猫白猫》ppt并引导幼儿有节奏的朗读绕口令
1、出示第3张ppt,题目《黑猫白猫》
2、出示第4张ppt,"有只/黑猫/长黑猫"并引导幼儿一起朗读,(要求:慢读、吐字清楚、有节奏。)
3、后面的句子同第4张ppt出现的形式一样。
4、最后出示一张完整的绕口令,并引导幼儿朗读绕口令。(要求:慢读、吐字清楚、有节奏。)
四、故事情景表演并朗读
1、请出配教老师表演
2、以角色扮演用故事的形式进行讲述绕口令黑猫:大家好,我叫黑猫,这是因为我长了一身的黑毛。但是我一点都不喜欢黑色的毛,别人看见我都躲得远远的,都不愿意跟我玩。我希望自己可以拥有白色的毛,那样大家就会喜欢我了。
白猫:大家好,我叫白猫,大家看到我这身毛发就应该知道我叫什么了把。但是我一点都不喜欢白毛,因为我的主人说我不爱干净,给我洗的干干净净的不到五分钟就把白毛弄脏了。所以我想要一身黑色的毛发。
旁白:这天白猫和黑猫都跑出来找吃的,他们俩撞到了,你看看他,他看看你。这时黑猫开始向白猫打招呼了。
黑猫:你好,我叫黑猫。你叫什么名字啊。
白猫:你好黑猫,我叫白猫。
黑猫:哇哦,白猫,你的毛发好漂亮啊,雪白雪白的。我好喜欢。
白猫:黑猫,你的黑毛也好漂亮。我也很喜欢。我们来交换把,你喜欢我的白毛,我送给你。
黑猫:好的,来给,我的黑猫给你。
旁白:黑猫把黑毛脱下送给了白猫,白猫也脱下白毛送给了黑猫。他们给自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黑猫白猫一起来带读绕口令)
五、情景表演请幼儿上来进行情景表演并一起有节奏的进行朗读绕口令结束课程
六、课后延伸:
告诉小朋友要学会与好伙伴分享。并在课后与小朋友以游戏形式来玩绕口令,也可以鼓励幼儿大胆的进行改编绕口令。
活动反思:
绕口令对于孩子们来说,接触的非常少,但它特有的快节奏的朗诵,使幼儿非常的感兴趣。在活动中,我发现小朋友都表现的很认真,整个活动下来基本上能够把绕口令朗诵下来。
布和裤绕口令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绕口令内容,能正确读准骆驼、萝卜、菠萝、陀螺、哆嗦等发音。
2、熟悉绕口令内容,能快速读绕口令,语言流畅,音调准确。
3、初步掌握绕口令的讲述方法,激发学习绕口令的兴趣,体验朗读绕口令的乐趣。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重点:
学会绕口令,语言流畅,激发学习绕口令的兴趣。
活动难点:
能快速朗读绕口令,字词发音准确。
教学方法:
针对儿童的认知特点,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我们考虑设计主要以图画演示、朗读表演、角色竞赛的形式,通过听说结合,动静交替,循序渐进,层层提升的原则达到预设的目标。老师在此时,注重对个别幼儿的发音指导,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借助动作创造性的开展表演活动。
区域活动及亲子活动:
表演区:提供头饰、图片、铃鼓,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借助动作,创造性的开展朗诵表演活动。
建构区:提供纸盒搭建骆驼及沙漠场景。
美劳区:提供纸、笔,可以画、撕贴,制作小书等。
语言区:提供相同或相近发音的图片进行仿编绕口令。(如:毛笔、猫咪、大米、鸭梨等)
亲子活动:幼儿教家长并和家长比赛,看谁说的快,说的准。体会绕口令的乐趣,增加亲情。
布和裤绕口令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进一步理解什么是宽容。
2.锻炼在人前大胆竞赛说的能力。
3.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绕口令配图三幅。
活动与指导:
1.欣赏绕口令《李小牛》(见附录)
2.说说绕口令里讲了什么事?
3.出示图片,请幼儿按先后顺序排图,帮助幼儿理解绕口令内容。鼓励幼儿向李小牛学习,学习他不爱计较是非,会原谅人。
4.看图学说绕口令,并练习。
5.请幼儿五人一组对赛,看谁说的好。
6.请代表上前表演说。
附故事:
李小牛
小皮球,
跳下楼,
一下碰着李小牛。
李小牛,
摸摸头,
一个青包圆溜溜。
青包圆,
揉一揉,
小牛上楼还皮球。
布和裤绕口令教案篇4
设计背景
因本班出现的幼儿平翘舌发音不准的现象,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爱好和需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课改纲要的自主学习,本土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引发的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喜欢并能流利的说绕口令,发音准确。增强幼儿表演的欲望,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
分辨平翘舌音。
活动准备
绕口令磁带《登山》。写有绕口令文字的'图片。
活动过程
游戏
1.教师做登山、跑等动作,请幼儿按照动作逐一猜测与动作相应的词语。
2.教师把幼儿猜出的词用绕口令中的语言朗诵出来。
学说绕口令
1.请幼儿听几遍绕口令的录音,然后提问。
教师:绕口令中的小朋友叫什么名字?要去做什么事?什么时候去登山?去了几次?衣服怎么了?
2.教师指导幼儿学说绕口令,注意纠正平翘舌音,如:山、三、上、尺、只等。
3.出示绕口令文字图片,请幼儿看文字自由练习说绕口令。
4.将幼儿分组,边朗诵边做动作,提醒幼儿注意发音。
比赛
1.小组比赛:教师计时,记录哪组小朋友说得最快最好。
2.个别比赛:每组选一个说得最快最好的幼儿代表本组参加比赛。
操作练习
请幼儿看书,在绕口令中找出平、翘舌音的字,并自由朗诵。
活动拓展
1.投放大量的平翘舌音字卡,指导幼儿练习将汉字按照平、翘舌音分类。
2.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绕口令,共同练习朗诵。
布和裤绕口令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能发准字音狗和猴,能口齿清楚准确流畅地朗诵绕口令。
2、了解绕口令的句式特点,感知绕口令的韵律和节奏。
3、感知绕口令内容的趣味性,体验同伴合作朗诵绕口令的有趣。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尝试续编故事。
活动准备:
图片背景、狗猴头饰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理解内容:狗和猴河里的小桥上,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这天从桥东走来了一只狗,从桥西走来了一只猴。他们走着走着,刚走到桥心,"哎哟"狗和猴头碰头,撞到了一起。这可吓坏了他们,他们匆匆忙忙往回跑。狗跑了几步回头望了望,猴跑几步也回头望了望。不知道到底是狗害怕猴呢还是猴怕狗呢?
师:老师把这个故事改成了一首儿歌,我们来听一听(师快速朗诵绕口令)师:和平时听到的儿歌有什么不一样?(速度更快)
二、理解绕口令,梳理句子
1、师:我们刚才听到的这首儿歌叫做绕口令,让我们再仔细的听一次,狗和猴发生了什么事!
2、教师再次朗诵。(慢速)问:你听到了什么?追问,能用儿歌中的话来说吗?(幼儿回答,老师借用图谱理解绕口令内容)
3、师朗诵。完整呈现图谱。
三、尝试朗诵绕口令
1、看图谱,朗诵绕口令(师大声)师:我们看着图谱把绕口令念一念。
2、对字音进行引导,再次朗读。(师小声)
师:刚才孩子们都能完整的朗诵出来,真棒。请看这一句……一定要念准了,我小声你们大声。再念一次
3、(解决刚才遇到了困难)拍手慢速朗读一次师:请小朋友们小手拿出来,边拍手边念绕口令。1234准备开始(老师起节奏)……
4、拍手快速朗读一次(没发准的字音可再次纠正)师:表现不错。如果再快一点你们行吗,我们来挑战一下。小手,1234准备开始……
5、再次快速拍手朗诵师:我们可以再快一点吗?1234准备开始……
四、手指游戏师:我们把它改成手指游戏,一起来动一动我们的手指。先看我做。
五、接龙游戏
1、请你们和我一起接龙游戏游戏:我念前半句"桥东走来"你们念后半句"一只狗"。我们来试一次,准备开始。
2、加大难度:我念一句:桥东走来一只狗;你们念一句:桥西走来一只猴。小手,准备开始。
六、表演
1、合作练习师:请两个小朋友一起做手指游戏练习儿歌。练习的时候可以玩手指游戏和接龙游戏。
2、分组表演师:请你们表演,其它几组认真听,他们念得怎么样?
3、评价师:(选个别幼儿)说一说,他们朗读得怎么样?(一组比一组要求可以更高)
活动延伸:
请孩子们回家后把这首绕口令朗诵给自己的家长欣赏。
布和裤绕口令教案篇6
绕口令:《天上有星》
活动意图:
?天上有星》是一首儿歌,这首儿歌非常好听,也非常有节奏,说快了就会绕口,所以它又叫“绕口令”。在该语言教育活动中,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培养幼儿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念准“星、鹰、灯、钉”四个后鼻音,熟读绕口令。
2.熟悉绕口令的`节奏和韵律。
3.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分四组,每组一套操作图片。
2.黑色展板四块(35厘米×60厘米),展板上分别贴有“图+单字”的标示;花泥四块,分别插着1、2、3、4的数字(作桌牌用);“笑脸花”奖品若干;投影仪,电脑;ppt课件(见图)。
活动过程:
一、玩图片,说单字
1.看图说字。
师:每人一张图片,放在桌子上的篮子里。选一张图片,看一看,想一想,用一个字说出图片上的东西。
幼:台灯。
师:“台灯”是两个字,是用“台”好呢?还是用“灯”好呢?
众幼:灯!
师:请拿“灯”的小朋友把图片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是不是“灯”。
幼:我的是螺丝钉。
师:螺丝钉用一个字怎么说?
众幼:钉。
师:同组人交换图片,这一次你会拿到什么?
幼:灯/星/鹰/钉。
师:请拿“灯”“钉”“鹰”“星”的人举起图片。
师:把自己拿到的图片上的东西用一个字大声说几遍。
2.组内合作排序,组间竞赛说字。
师:同组四个人给图片排排队,看哪一组排的方法多。
第四组:鹰,钉,星,灯。
师:把图片换个位置再试试看。
师:有不一样的说法吗?
第一组:鹰,星,灯,钉。
第三组:星,鹰,灯,钉。
第二组:星,灯,钉,鹰。
师:各组根据自己排的顺序把四个字连起来说说看。
众幼:灯钉星鹰/星鹰灯钉/星灯钉鹰……
师:交换字的位置再说说看,看看哪个组说得对、说得快。各组先自由说,等会儿来比赛。
为说得准、说得快、有合作意识的小组发放“笑脸花”。
布和裤绕口令教案篇7
一、活动目标
1.练习绕口令,练习发准易混淆的字音“关”,“夸”瓜“,感知绕口令的韵味。
2.通过看图文以及轮流接念的方式学习绕口令。
3.乐意参与游戏活动。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二、活动准备
1.图片:冬瓜、西瓜若干。
2.文字标记:西关队、东关队、夸、关、瓜各若干。
三、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学习绕口令,感知绕口令的韵味。
2.活动难点:发音易混淆的字音。
四、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
交代规则:老师把“关”字说给一排的第一人听,一直往下传,传到最后一个人时大声念出,若念对那全体幼儿就跟着练习发“关”字的音。
2.学习绕口令
(1)教师朗诵绕口令。
(2)绕口令讲了什么?
(3)教师带领幼儿朗诵绕口令1——2遍。
3.绕口令游戏
(1)分组开展游戏。
将小朋友分成“东关队”“西关队”两队,采用轮流念绕口令的方法,进行游戏活动。
(2)教师和幼儿扮演角色,轮流接说绕口龙,使幼儿进一步了解游戏规则。
教师:西关队种冬瓜
幼儿:东关队种西瓜
教师:西关队夸东关队的西瓜大
幼儿:东关队夸西关队的冬瓜大
(3)分组一对一开展游戏
分别请两队的幼儿,一对对地轮流接说绕口令。教师和其他幼儿评判,教师分别在黑板上添画冬瓜和西瓜。
教师带领幼儿数一数“东关队”的西瓜和“西关队”的冬瓜对“的冬瓜数量,评出胜利者,并给予掌声奖励。
交换生产队,游戏重新进行。
4.小结
你发现这个绕口令中有哪些容易混淆的字?(关、夸、瓜)
教师小结:原来绕口令是由许多读音相近-容易混淆的字词组成的句子,念起来较呦口,念快时容易念错,只要我们平时多多练习就会读得又快又准又好。
附:
瓜儿大
西关队种冬瓜,
东关队种西瓜。
西关队夸东关队的西瓜大,
东关队夸西关队的冬瓜大。
冬瓜大,西瓜大,
西瓜大,冬瓜大,
今年的.瓜儿个个大。
教学反思:
绕口令最大的特点就是拗口,在学习绕口令《瓜儿大》,儿歌中的“关、瓜、夸”这几个字的发音很容易混淆,难以掌握。活动的开始,教师通过游戏传话筒引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通过图片示范朗读并理解绕口令——练习混淆字的发音——根据图表学习绕口令——通过形式多样朗读。整个活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掌握得也不错。
活动设计符合大班年龄幼儿,活动的选材新颖,来源于生活,以图结合汉字的形式以及分角色接应朗读,看着图普就能很顺口的读出来。让幼儿很快理解了什么是绕口令,也了解了绕口令的意义,让其了解绕口令的特点,感知绕口令的节奏和韵律。幼儿对这样的活动很感兴趣,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多用这样的形式来开展活动。
布和裤绕口令教案7篇相关文章: